燕玑语气里的叹息很轻,可是卿尚德依然还是捕捉到了那种惆怅的情绪。
他想了想,从自己漫长的一生里从繁芜丛杂的许多跟燕玑略有关系的记忆里找到那一片写着“燕玑之父”的名字的碎片,取出来,涤荡干净上面蒙着的尘埃。
老燕王一生仅有燕玑这么一个儿子。
但是,燕玑少年时太过顽劣,以至于无力管束他的老燕王到了燕玑成年以后直接就断了与他的关系。
第十八章老燕城(下)
燕玑名义上是燕王府的世子,实际上却始终都没有在那以后获得过任何一丝由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好处,大部分南府的同期所记得的燕玑也就是一个“家境贫寒、性情顽劣不堪”。
南城一战,阻挡了帝国的军队将近三日半,所实现的最大的战略意义其实并非保护了无数百姓的撤退。这一战最大的意义其实是使得大周的皇朝兵力被及时地撤离,从而避开了帝国的锋芒,实现了战略性的力量保存。
老燕王的手里是有兵权的。
这一支的兵权是从昔年鼎盛一时的叶家军手上分离出来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当时的局势之下,老燕王的态度足以左右大周未来近乎全部的皇族废立大事。但是,老燕王的态度很奇怪,至少这种奇怪连当时沉浸在极度的悲痛当中的卿尚德都能够感觉出来。
老燕王在燕玑战死的消息被彻底确认之前曾经给叶谋人寄过一封信件,叶谋人读了那封信,读完以后就对着卿尚德问了一个问题——“他真的可以吗?”
这个问题在燕玑的死讯被彻底确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但是做为叶谋人难得的几个心腹,同时还是薛映河最为欣赏的南府学弟,卿尚德从他们的态度里似乎察觉到了燕玑在燕王府奇怪的地位。
老燕王在燕玑死讯公布的那一天写下了一篇祭故人文。
不是祭子,只当燕玑是一位故人。
如今当面见了老燕王,这种奇怪的感觉让卿尚德体会得更加显著了。
后来,老燕王立了叶尔雅,挥师二十万,挡在装备落后的西北军之前,与帝国的精锐军队对阵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最后难免兵败却是得了叶谋人的一句——千古丹心向六合。
其实,老燕王完全可以不与帝国的军队正面对上的,但是为了保护几乎快要撤离出中原地区的那些受难百姓,他还是不顾众人反对地选择了这种根本就是在自毁的对战方法。
盘距剑阁天险雄关,拒装备力量几乎高过己方五倍的帝国人于关外六月。
剑阁关破的时候,高山两壁血红十年不褪,寸草不生。
如果不是老燕王出人意料的抉择,卿尚德可以很肯定地告诉自己,他看不到未来的那个盛世,他会死,以百姓为根本的西北军为了保护百姓也必然会死伤到一个极度接近灭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