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连卿对姒玉竖起大拇指,严凤霄则在她身旁握紧了她的手。
“放手去做吧,我都支持你。”作为在座唯二有资格上早朝的人,宿明洲同样表了态,声音听着便叫所有人安心。
而她望向姒玉明净若秋水的眸光,仿佛又在为这句话补充:我也永远站在你身后。
姒玉懂得她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之间。
***
翌日早朝,姒玉如期将昨日所言的想法化作奏章,向姒英上表,宿明洲也出列同奏。
朝中一时都倍感意外,作为文官武官之首的姜峤与邹芙都未直接表态,可二人面上都露出了极浅的笑意,这便是她们心中的态度。
最终决定权自然在姒英手中,她望着身姿笔直、眸光坚毅,行事愈发游刃有余的女儿,心中生出强烈的快慰——这便是她的女儿,大周正在冉冉升起的旭日。
但她同样没有表态,只道容后再议。
早朝结束后,姒玉随姒英直接回了太阴宫,用午膳前就启奏一事再度商讨。
“阿玉,你真是给自己选了个难度格外大的‘考验’。”姒英为姒玉沏了杯龙井,眸中带着浅笑道。
原本姒英是想叫姒玉留下来监国,自己则在魏地将遗留的问题处理了。朝中有姒淮、姜峤等人在,姒玉能边学边亲政,所有人也都能看到太子的本事,等她回来之时便可以准备退位了。
她为女儿想好了最为平顺的道路,但没想到女儿远比自己想的还要果敢。
姒英忽然想问问姒淮,当初自己第一次领兵出征的时候,母亲又是怎样的想法?一定同她现在一样,既骄傲又担忧吧。
姒玉接过姒英递来的茶,轻抿一口,同样含笑道:“母亲,你是同意的,对吧?”
“真的想好了?此一去时间可短不了,中间可能还有仗要打。”姒英抚了抚姒玉卸下冠冕后,半束垂落的发丝,心中又生了几丝惆怅,这就又要分别了。
“
母亲,我都想过了,作为神勇无双的长羲帝的继承人,我怎么能害怕领兵作战呢?”姒玉向姒英的怀中靠去,自然也不舍母亲。
可不论是母亲去还是自己去,中途都有分别。她都想好了,母亲当年很早就不叫姥姥操心了,她虽然迟了些,如今却也有为国政分忧的底气。
姒英被她的话逗乐,将人紧紧揽在怀中,幽幽道:“我的阿玉,你比母亲想得还要优秀。但儿行千里,为母怎可能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