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故事并不难理解,但是从密密麻麻的标注里,可以看出那个圆眼镜(剧本上导演的名字是徐宽,所以他应该叫徐宽)想要表达的手法很是别出心裁,比如他希望整个故事大部分都是黑白的,再比如他希望拍摄别的配角时,都不要正脸,而是拍影子,还有什么,希望音乐特别的煽情,要处理的协调又不协调……
&esp;&esp;很多很多的古怪想法,虽然有些让人很感兴趣,不过混杂在一起,则更偏向一场胡言乱语。
&esp;&esp;疯狂,黎尧只能这么评价。
&esp;&esp;要完成这么一场电影,看来真的是不可能的,或许当这个徐宽功成名就变成富豪之后,才能有实力去砸钱完成这样的一件昂贵艺术品。
&esp;&esp;不过平心而论,剧本还是很有创意的,比如这个男生a,因为听不见,一直自学,不过英语听力很差,所以他每次都是一律全选d。而且为了安全,他基本上不出门,防止被车撞,一个人在家的周末,就打开电视放在那边,要不然第四十五场龙套生活!
&esp;&esp;“我说你,哎对对就是你,你特么是瞎啊还是傻啊,我说了多少次了不许挡镜头不许挡镜头,你非要往那边拱,想上镜想疯了啊?啊?!”
&esp;&esp;被训斥的人耷拉着头不敢吱声,旁边就有人挥着剧本凑上来给训斥者扇风:
&esp;&esp;“副导您消消气、消消气。”说着还把一瓶拧开了盖儿的矿泉水递上:“这孩子蠢,不懂事……嗨,您多包容。”
&esp;&esp;来劝的是个人品挺好的群头,副导演也不好再说什么,狠狠地剜了那个小青年一眼,然后举起扩声器冲人群大喊:“我说过多少次了——眼睛不要望镜头——不要往镜头那边走——你们只是群众演员——走的时候不要停——离了镜头换个道具然后继续往回走——别让我再说第五遍——!”
&esp;&esp;吼完之后他狠狠地咳嗽了两声,群头赶忙递上水,副导咕噜一声喝了,抹抹嘴往回走,对工作组示意:
&esp;&esp;“大家辛苦辛苦,再来一条就休息。”
&esp;&esp;现在是八九月交界的时候,日头极其毒辣,但是并没有人抱怨什么,大家都熟练地准备起来。
&esp;&esp;副导:“action!”
&esp;&esp;场记板伸到镜头前“咔”的一打,拍摄开始。
&esp;&esp;这是一段挺热闹的古式街道,临街摆着很多小摊,有卖珠钗的小贩、胭脂店的老板娘、还有酒家门口垆边吆喝的小二。穿着古代服装的行人来来回回地从中穿过,有挎着鸡篮的大娘,也有举着糖葫芦的小丫头。其他则多是作书生打扮,头上包着方巾的男子以及短袄襦裙的绾发女子。
&esp;&esp;一号位机在一个珠钗摊子前,摄像师撅着屁股,收音师举着杆,反光板悬在半空。
&esp;&esp;男女主角有说有笑地走入了镜头。男主角是广义上的“霸道王爷”形象,而女主角可爱娇俏,两条细长的小辫子垂在胸前,随着动作一跳一跳。
&esp;&esp;女主正笑倩巧兮,望见了摊子之后,上嘴唇微撅,仰起头很撒娇地说:“哎呀,那边的钗子好漂亮,和我去看看嘛——”
&esp;&esp;男主低着头捏捏她的脸:“好。”
&esp;&esp;副导拼命摆手示意:挡脸的群演让开,给镜头!
&esp;&esp;众人识趣地分开,摄像师调节焦距同时将镜头往上打,反光板收拢。
&esp;&esp;女主走到摊子前面,拿起一根簪子细细地看,那簪子金灿灿的,阳光下宝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