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樾顿了下,还是接过了那一百块,并且帮她点好了餐。
不是小气,只是…他想的比较多:这也算撇清关系的办法,要是扯来扯去最后交换联系方式,反而比较麻烦。
董晏清于他,只可远观。
到了石城高铁站,他们互相打了个招呼就各自分别,完全不像正常老同学碰面客套喊着一起吃饭、互相交换号码和wx的样子。
反而更像是永远不会再有交集的陌生人。
——————————————————————————
林樾计划在石城待一周,主要是回来陪外公外婆。当然林爸林妈交给他的任务他也不会忘。
石城一中是石城最好的学校,在出了董晏清之后名气更上一层楼。几乎年年石城状元都出在一中,但是走到董晏清27岁成顶级大学教授这一步的状元还真是破天荒头一个。总之现在他们的款项和资源甚至不比省城的重点少,师资生源也有提升,教过董晏清的几个老师个个上了一层楼。
不过林家毕竟是在二十年前就给一中捐过两栋楼的,还算有感情,这次捐款也给了不少,活动搞得还是挺大的,让林樾这个不过普通211毕业的学长作为优秀学长上台演讲这种事,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至少他大学的名字,一中那边都没展示出来,给他的头衔是“优秀毕业生代表,悦丰集团总经理”。
相比当初搜索董晏清看到的百科词条后的那一长串头衔,这俩称号黯淡无光,充满铜臭,还很寒酸,简直羞耻。
但林樾脸皮厚,站在台上讲了一些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建设华国的话,眼皮都没跳一下。好在大概他长得帅,讲话还算风趣,并且没有占据太长时间,台下的学生们愿意比较配合地鼓掌。
和原主记忆中的一中相比,现在的事诚一中占地面积更大、绿化更多、操场也更大了,连食堂都好吃了不少的样子。这么想来,他还有些恍惚,虽然不是他自己的记忆而是原主的记忆,但不知不觉居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在石城一中的六年时光,对原主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记忆深刻的事,在林樾的各种挖掘下才逐渐变得清晰。
原本石城一中有一个种着紫藤花的小亭子,长得茂盛,到季节了,还开得热烈,就建在水泥篮球场场地边缘。不过现在这个小亭子已经没有了,甚至整个水泥篮球场都被推掉了,连累附近的小卖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标准的室内运动场。
曾经还被戏称为臭水沟的人工小河如今也清理得不错,四边种着垂丝海棠。校区绿化树品种换了,以前除了一些常规树种,还有杨树柳树以及不少当地常见的银杏梧桐石楠,但杨柳都飘絮,梧桐也容易让人过敏,银杏的果实有一种味道一些孩子觉得臭,石楠更是有种微妙的味道,其实都并不适合做学校绿化树。现在多是海棠、木绣球、四季桂等又美又不容易过敏的,就连那几棵会开漂亮大花的广玉兰都没了,学校工作人员解释是因为广玉兰经常爬蚂蚁。种广玉兰的那条小路干脆被铲平做成了学生实践田,按班级划分,每个班管理一小片,种着不同的作物。比起之前,现在的绿化是又美又实用。
注意到这点变化,林樾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董晏清若在,就不必担心过敏了。
意识到这点,他自己先怔了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本就打算保持远观,何必升起那些心思。
他跟学校陪同的人员打了招呼,便独自走在石城一中,想要看看原主记忆中模糊却被他挖出许多细节的校园的样子,每发现一些和记忆中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都觉得有些意思。
学校的告示区还在原地,却鸟枪换炮,搞了个更豪华的橱窗,其中有一块是黑板,旁边放着粉笔,方便学生书写寻物启示。他看到有人在黑板上写了个启示,丢的是钱包,里面钱不多,倒是装着饭卡和公交卡。于是林樾又忍不住想起来高铁上董晏清掏出来的那个钱包,那是个看着很朴素的皮夹子,并不花里胡哨,里面装着一叠现金,大约是因为她刚回国还不太适应在线支付,只能带着现金出行。
但随着电子支付越来越受欢迎,现在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用钱包的很少,林樾自己有,却只装各种证件和卡,放了五张一百应急,但一直没动过—小—不仅没少,反而还多了一张,是那天高铁上董晏清给他的100元。
想到这里,他鬼使神差地掏出钱包,把那种当时随手放在最外围的100元拿掉。原本想拿着等下花掉,这样就不会一直想着了……但最终他还是把那张钞票单独夹在了手机壳里。魔。蝎小说Moxi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