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完人,苏二刀的身影已经找不见了。可庞氏的气却没有消,望着整袋子粮食被糟蹋成这样,就叫人打算去李婆子家算账。“娘,这事儿就算了吧。”见识了苏大刀和苏二刀的霸道,苏云安是不愿意去李婆子家闹事的。正文故意为之万一到时候打起来,就苏大刀两兄弟那身量,肯定受欺负的是他们。“算什么算,你要是不敢去,就在家里呆着吧,没用的东西。”要不是李婆子来闹事,家里至于分家,三娘至于小产吗?说来说去,还不是李婆子来闹的。不过,还有王氏那个丧门星。她现在没空收拾王氏,等以后再慢慢收拾她。可李婆子敢在这时候触她眉头,不逮着这机会好好收拾她一番,还真当他们老苏家是软柿子不成。吼了苏云安一句,庞氏就不再理他。让苏云德扛上粮食袋子就往外走。苏云安看着两人远走的背影,看了一眼王氏,跺了跺脚,无奈的只好跟上。见此,大郎、二郎、三郎都跟着去凑热闹去了。“咱们要不要去看看?”院里发生的一切,苏锦月都站在一边冷眼旁观。但这并不代表她不在乎,所以见庞氏一走,她心里就想跟去看看。便看向苏锦夏问道。“没什么好看的,有村长在,他们闹不起来。”其实粮食掺灰这件事,苏锦夏本可以不说出来的。可说出来了,目的自然就是为了挑起这件事的争端。在院里直接拆穿苏二刀,一来让庞氏生气,二来让庞氏到李婆家找事更有底气。这粮食没有进屋还好说,要是进了屋,到了李婆子家找事,李婆子指不定咬死不认。可现在不一样了,粮食没进屋,就算是李婆子到时候狡辩,庞氏反驳起来也更有底气。李婆子确实猖狂,不让庞氏好好教训一番,等以后他们分了家,还不得天天骚扰他们一家。“就算是没闹起来,李婆子她到时候也会记恨咱们家的,要是以后她要是再来找事,可咋办?”这分了家,家里没了依仗。到时候因为这事再让李婆子记恨上,那家里的日子可咋过啊。苏锦月想想就很揪心。“就算闹起来,李婆子顶多是记恨咱奶他们,碍咱家啥事。”苏锦夏挑事目的就在这儿。让庞氏去闹事,到时候李婆子记恨的肯定是老苏家,而不是记恨他们二房。再说了,这次李婆子来闹事没有得到好处。就连怂恿她来的王氏到时候也落不着好。两家针锋相对,这才苏锦夏想要看到了。不是她心坏,实在是有些人活该。说完,不再跟苏锦月说话,转身就回了二房。回到屋里,就见柳氏一声不吭的在绣着荷包。安安静静的,仿似没有听见刚才院里的动静。这样看来,柳氏倒不是个傻的,分了家就是分了家,老苏家的事一点儿也不再参合。这对于苏锦夏来说,倒是个好现象。“娘,这三月一过,咱们家就搬出去好不好?”爬上炕,苏锦夏朝着柳氏依偎过去,趴在她肩旁,小声嘀咕道。而柳氏被她这么一说,手里的针线一顿,扭过头,瞥了她一眼。苏锦夏见此,笑了笑,继续道:“银子的事已经有了着落,我以后抽空再给您说,行不行,就等娘你一句话。”正文天气渐暖“行是行,可是你奶……”三丫能弄来银子,她是信的。自打这丫头年前病好了之后,聪明了很多,点子也多。可这刚分了家就搬出去,搬出去就要盖房子,庞氏要问这银子是从那里来的。她就不好回答了。“咱们分了家,还管那些做啥,日子过得舒坦才是真理。”分了家,庞氏虽是长辈,但也没有权利再管他们家了。庞氏就算是想管,只要柳氏不听,她也没办法。不过等以后该孝顺的还是少不了的。毕竟庞氏对他们家面子上还过得去。“你说的没错,不过这事还是等种了地,苏三姑再给你大哥说个媳妇之后再提。”柳氏不是拎不清,庞氏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些年,她可是要比苏锦夏看得清。庞氏虽明面上看着公平,但心也是偏的。长房长孙,在庞氏的心里才是她的依靠。她的这些孙子、孙女们加起来,估计也不及大郎一个人。所以柳氏听完苏锦夏的话后,才有这么一说。只要大郎能说上一门亲事,庞氏巴不得他们一家赶紧走呢。家里房子本来就不够住,走了正好把房子腾出来。听柳氏答应了,虽是有条件的,苏锦夏点了点头,算是心里有了谱。庞氏带着人去李婆子家闹到天黑才回来。衣服板板整整的,看样子倒是没有打架。苏云德肩上依旧扛着一个粮食袋子,苏云康手里也拎着一个袋子。又见庞氏脸色比去的时候好了很多。不用猜,苏锦夏就知道这粮食是要回来了。“二婶,奶叫你带着四郎几个去正房吃饭。”庞氏一群人进了屋,这边苏锦芳走了进来。喊了柳氏一声,就站在那里,等着柳氏的回应。“哎,知道了,马上就去。”家里没有粮食,最近一段时间只能还在正房吃饭。这是庞氏说的,柳氏自然没有什么好拒绝的。所以听大丫一来叫,她立马就下了炕。说着,领着四郎就出去了。到了万物复苏这种地一忙活,一直忙到三月初十,整个老苏家才闲了下来。庞氏这几天卖鱼倒也是卖了不少钱,不过这几次去镇上,她和苏云康倒是没有跟着再去,换成了大郎和苏锦芳。又过了几日,到了三月十五。村长苏志山半晌午的时候来了老苏家一趟,是来送户籍的。那天老苏家分了家的时候就写了分家的协议,一式四份。柳氏这里一份,庞氏那里一分,里正一份,还有一份拿去了东安县县衙备案。备了案,官府重新开了户籍,分家的协议才正式生效。送完协议,村长又叫柳氏在村里选一处宅子。村里是有不少宅基地的,只要分了家,单独出来立户的,都会无偿分到一份。家家生儿子的都有,这一点儿倒是应该的。宅子有四分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他们一家人来说是够住了。分宅子的事,柳氏早就知道,所以也早就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