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瑶道:&ldo;她说她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待在宫中怕徒增晦气,加之思乡心切,所以想求陛下的恩典,看能否放她出宫……她想回乡养病。&rdo;
宫妃自请出宫,的确是件稀罕事。
宇文泓原本以为是什么家常琐事,本也没放在心上,此时听见她说的是什么,不由得睁开了眼,一双漆黑的眸子映出头顶的宫灯,看得静瑶也是心中一顿。
他……会怎么说?
没料到宇文泓却是只问道,&ldo;她病得很厉害?&rdo;
静瑶如实道,&ldo;已有半个多月了,太后寿诞前就受了风寒,没想到现在还没好,连王院判也去看过了,说她气血亏虚,肝气抑郁……&rdo;
宇文泓便没多在此放心思,只是道,&ldo;那就遂了她吧,你去同太后说一声,就说朕准了,其余琐事,自己拿主意便好。&rdo;
当初叫这些女子进宫,虽不是自己的主意,但名义上到底是自己的女人,他也知道叫她们独守空房是有些委屈,既然如此,想出宫便出吧。
静瑶倒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痛快,楞了一下,才跟他道,&ldo;臣妾知道了。&rdo;
这反应似乎有些迟钝,他只当是她害怕向太后回话,便挪过视线来看她,又关问道,&ldo;太后对你,近来可有好转?&rdo;
她笑了笑,如实答道,&ldo;有,太后自寿诞过后,对臣妾关怀备至,常常赏赐一些珍贵药品给臣妾……&rdo;
她话还没说完,宇文泓不由得奇怪,&ldo;赏你药品?&rdo;
怎么好好的赏人药品,母后这是什么爱好?
静瑶见他没明白,微红着脸解释说,&ldo;太后是希望臣妾快些将养好身子,好争取早日为陛下继续绵延皇嗣……&rdo;
宇文泓便懂了,不由得在心底扶额,母后啊……
他同母后说只有阿淳能叫自己重振雄风,母后便如此殷切的对阿淳寄予厚望起来,虽然叫人叹息,但好处是总算不再逼着他临幸别的女人了,不过因此,眼下生子的重任只能落在阿淳身上。
他试着安慰道,&ldo;太后总是闲不住,你多担待些,至于生子,也不必有压力,咱们来日方长,朕还不急,你把身子先养好,咱们随缘便好。&rdo;
氤氲水雾中,静瑶的脸红似桃花,便轻声应是,依然为他搓背。
澡很快洗完,他从浴桶中立起,哗啦一声水声,皙长壮硕的身体一下展示在她面前,虽不知恩爱过多少次了,她还是忍不住面红,伸手为他取来巾布擦干,又拿来干净的寝衣要替他穿上。
岂料才披上中衣,还未来得及系上衣带,就忽然被她攥住了手腕,他将人往怀里带,软烟罗的睡裙贴着他裸露的胸膛,叫心底那股火又窜高几分。
他的意图不言而喻,眼看薄唇低头就要落下来,她歪头躲过,抿唇笑他,&ldo;陛下方才还说不急的……&rdo;
他嘴硬,&ldo;是不急,随缘嘛……&rdo;说着搂起那细腰就要往拔步床上抱。
静瑶一面笑他,心里还惦记着要事,上到榻上后忙又道,&ldo;陛下且先等等,臣妾还有一件大事要禀报。&rdo;
他吸了口气,道,&ldo;说来听听。&rdo;
静瑶咳了咳,便把今日在金明池畔与段家母女商议的事同他说了,&ldo;大理王后与三公主都十分欣赏咱们大梁文化,臣妾便提议在大理国设立大梁书院,以促进两国民众交流,也弘扬我们大梁的人文精髓,王后看起来很是赞成,段三公主还说,要把京城有意思的女红及百戏也传过去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