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率兵抵御慕容恪,行至魏昌城,与慕容恪相遇,即欲交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俱向冉闵进谏道:“鲜卑兵乘胜前来,锐不可当,且彼众我寡,不如暂避敌锋,待他骄惰,然后添兵进击,不患不胜。”
冉闵闻言,瞋目道:“我引军至此,方欲扫平幽州,擒慕容俊,今但遇一慕容恪,便这般胆小,将来如何用兵呢?”
冉闵说毕,便将董闰和张温二人叱骂赶出。狃于襄国一胜,故有此骄态。
司徒刘茂,及特进郎闿,私相告语道:“我君刚愎寡谋,此行必不返了,我等怎好自取戮辱,不如速死为宜。”遂皆服毒药自尽。
冉闵素有勇名,部兵虽不过万人,却是个个强壮,善战冲锋,当下与燕兵接仗,十荡十决,燕兵统被击退。
冉闵士兵俱是步卒,因燕皆骑士,恐被意外冲突,于是引退来到林中。
慕容恪巡劳军士,遍加晓谕道:“冉闵有勇无谋,不过一夫敌呢。且士卒饥疲,不堪久用,俟他怠弛,再击未迟。我军可分为三队,互相犄角,可战可守,怕他甚么?”
参军高开献议道:“我骑兵利用平地,不宜林麓,今闵引兵入林,倚箐自固,不可复制。为目前计,应速遣轻骑挑战,只许败,不许胜,得能诱他转身,仍至平地,然后好纵兵挟击了。”
慕容恪依高开之计,便拨兵诱敌,且行且詈。冉闵听了,哪里忍受得住,当即麾兵杀回。
燕骑并不与战,拍马便走,惟口中辱骂如故。冉闵追了一程,停住不赶。燕骑复笑骂道:“冉贼!冉贼!我料你只能避匿林中,怎敢再至平地,与我等大战一场?”这数语传入冉闵耳中,冉闵越觉动怒,索性还就平地,列阵待战。确是有勇无谋。
慕容恪已分军为三队,部署妥当,见冉闵复来就平原,喜他中计,因诫令诸将道:“冉闵个性轻躁,又自知兵寡,不便久持。今复来迎战,必拚死来突我军,我但严阵以待,守住中坚,诸君亦在旁静候,但看中军与闵合战,便好前来夹击,左右环攻,定可破贼。”诸将应命而去。
慕容恪复选得鲜卑人箭手,共五千人,各使乘马,连环锁住,成一方阵,令充前队,自率劲兵后列,竖起一面大纛旗,作为全军耳目,徐徐前进。那冉闵跨一骏马,号为朱龙,每日能行千里,此时拍马来争,当先突出,左操一杆双刃矛,右持一柄连钩戟,直接赶到燕军阵前,连挑连拨,无人敢当。
燕兵慌忙射箭,有几个脚忙手乱,连箭都发不出来。冉闵毫不畏怯,左手用矛飞舞,所来各箭,尽被拨开。右手用戟乱钩,燕兵稍不及避,便被钩落马下。
冉闵众挟刃齐上,随手下刃,所有落马的燕兵,头颅都不知去向。
冉闵杀得性起,怎肯罢休,又望见前面有一大旗竖着,料是燕军中坚,索性趁势冲入,直接攻打慕容恪。
慕容恪正勒马观战,专待冉闵亲来送死,可巧冉闵引兵杀到,便令勇士摇动大旗,指挥各军,于是骑士大集,合力攻击冉闵。中军原一齐奋勇,抵敌冉闵军队,就是左右两路,也从旁杀到,包围冉闵,环至数匝。
究竟冉闵兵力有限,单靠着自己勇力,总敌不住数万人马,他尚舍命冲突,形似猘犬,好不容易杀透重围,向东奔去。狂走二十余里,距敌已远,方敢下马稍少休息。旁顾左右,不满百人,只有仆射刘群,与将军董闰、张温等,还算随着。
冉闵形色惨沮,如丧魂魄,身上亦血迹淋漓,创痕累累,勉强按定了心神,想与刘群等商议行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防鼓声四震,燕兵从后面追来,冉闵自知不能再战,仓皇上马,挥鞭急驰。刘群等也即随行。
哪知燕兵来得真快,才经里许,便被追及,刘群回马与战,未及数合,即被杀死。
董闰和张温,无路可逃,双双就擒。冉闵所骑的朱龙马,本来是瞬息百里,迅速异常,偏偏跑了一程,无缘无故的停住不行,冉闵用鞭子乱击,直至鞭折手痛,那马仍然不动,反而颓然向地面倒下;冉闵才仔细一瞧,那马已经是死了。
总由临敌受伤之故,史称朱龙忽毙,关系冉闵之命,亦未尽然。
冉闵失了坐骑,好象失去性命,就使脚长力大,也是逃走不脱,眨眼间燕将攒集,七手八脚,把冉闵活捉了去,押解送往燕都。
燕王慕容俊,当面加呵责道:“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
冉闵仍然不肯少屈,抗声答道:“天下大乱,汝等凶横,人面兽心,还想篡逆,我乃中土英雄,为甚么不得称帝呢?”
却是个硬汉,可惜仁智不足。慕容俊当然动怒,命左右之人鞭打冉闵三百,拘禁狱中。
这个时候,得接慕容霸军报,伪赵帝段勤,已经与弟弟思聪举城出来投降。寻又得慕容恪捷书,谓已阵斩魏将金光,进据常山。
慕容俊即令慕容恪为常山留守,召慕容霸还军,另派慕容评等人攻打邺城,邺中大震。
冉闵之子冉智与将军蒋干,闭城拒守,城外一带,俱被燕军陷没。
冉智与蒋干当然惶急,不得已遣使降晋,向谢尚外乞师。
尚将戴施,率领壮士百余人,前往邺城协助驻守。
蒋干见来兵甚寡,大失所望。
戴施得间对蒋干道:“汝主既降顺我朝,应该将传国玺出献。现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就使汝果献玺,也未便赍送江南,不如暂付与我,我当专使驰告天子,天子闻玺在我所,信汝至诚,必遣重兵,发厚饷,来救邺城。燕寇见我军大至,自然退去,保汝无恙。”好似一个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