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徐湛之逃出北户,正拟开门逃生,那背后已经有乱兵追到,立刻就被杀死。
江湛夜直上省(夜间值班),早起的时候听闻到喧闹噪杂之声,料知有变,喟然叹道:“不用王僧绰言,乃竟至此!”遂避匿小屋中,亦被乱兵搜捕,结果了性命。左细仗主广威将军卜天与,不暇被甲,执刀持弓,疾呼左右出来战斗,一箭射去,几乎要射中刘劭的颈部。
刘劭急忙闪避,幸得躲过,刘劭之党围击天与,砍断了卜天与的左臂,大吼一声,倒地而亡。队长张泓之、朱道钦、陈满等,一同战死。
刘劭进入含章殿中阁,杀毙中书舍人顾嘏,其他的人如宿卫旧将罗训、徐罕,及左卫将军尹弘,皆望风屈附。
刘劭又使人闯入东阁,前往去杀潘淑妃。潘淑妃方才起床,尚未盥栉,蓦然看见乱兵冲入,吓做一团。赳赳武夫,管什么玉骨冰肌,竟而把她一刀砍死,剖开胸膛,挖出心脏献给刘劭。
如果潘淑妃预料到这个结局,提前时仰服毒药,也还可免得受此惨劫。
还有宫中的侍役,平时得宋主刘义隆的亲信,约有数十人,也共同做了刀头面,随着潘淑妃的芳魂,同到冥府中去侍宋主了。
刘浚宿居西府,由舍人朱法瑜,踉跄走来奔告,道:“不好了!不好了!宫中变起,外面统说是太子造反了!”
刘浚佯装受惊,道:“有这等事么?奈何奈何!”
朱法瑜道:“不如急往石头城,据城观变。”
将军王庆呵止道:“宫中有变,未知主上安危,做臣子的理应投袂赴难,奈何反往石头城!”
刘浚尚未知宫中确耗,竟而从南门跑出,带着文武千余人,驰往石头城。
城中由南平王刘铄留守,看见刘浚奔至,惊而询问宫廷情状。刘浚答说未毕,即由张超之到来,召刘浚入朝。
刘浚屏去左右之人,向张超之问明底细,便戎服上马,急驰而去。
朱法瑜劝阻不从,王庆叩马直谏,提出声罪讨逆四字,更与刘浚意相反。刘浚即怒叱道:“皇太子有令,敢有多言,便当斩首!”
遂与张超之匆匆入朝,与刘劭相见。刘劭说道:“弟来甚好!可惜这潘淑妃,”
说到妃字,刘劭不禁住口。刘浚问道:“敢是已死了么?”
刘劭见他形色自如,才回答道:“为兄的一时失检,淑妃竟为乱兵所害!”
刘浚闻言,却怡然道:“这是下情所愿,死何足惜!”刘劭可无父,刘浚亦何必有母?
刘劭甚是喜慰,又诈传诏书,召入大将军江夏王刘义恭,及尚书令何尚之,拘拿至别室,威胁令其屈服。并召百官入殿,有数十人应召到来。刘劭即被服冕旒,居然登位,且宣示敕书道:
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入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心肝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天下,改元太初,俾众周知!
即位已毕,便还居永福省,不敢临丧,但命亲党入宫殿中,运棺入殓宋主及潘淑妃的尸体,谥宋主刘义隆为景皇帝,庙号中宗。当即发丧,葬长宁陵,命萧斌为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何尚之为司空,前太子右卫率檀和之戍守石头城,征虏将军营道侯刘义綦镇守京口。
刘义綦乃是刘道怜之幼子。殷仲素为黄门侍郎,王正见为左军将军,张超之、陈叔儿以下,皆升官进爵有差。又令辅国将军鲁秀,与屯骑将军庞秀之,分掌禁军,杀尚书左丞荀赤松,右丞臧凝之。两人系江湛、徐湛之的亲属,所以被杀。
王僧绰授任吏部尚书,兼官司徒,嗣由刘劭检查故牍,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上前代废储典故,不禁怒起,即令加诛。迟死数日,便是逆臣。王僧绰之弟僧虔亦死。刘劭又诬称宗室王侯,与王僧绰谋反,收系刘义欣子长沙王刘瑾,及刘瑾弟刘楷。刘义庆之子临川王刘晔,刘义融之子桂阳侯刘顗,刘义宗之子新渝侯刘玠,刘义融、刘义宗皆刘义欣之弟。一并被处死。
刘劭又授江夏王刘义恭为太保,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始兴王刘浚为骠骑将军,调雍州刺史,臧质为丹阳尹,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立妃殷氏为皇后,殷后的季父殷冲为司隶校尉。号女巫严道育为神师,释放婢女王鹦鹉出狱,厚赏金帛。
王鹦鹉来到刘劭处谢恩,刘劭见她妖冶善媚,格外加怜,竟而引入密室,特赐雨露。王鹦鹉本来淫荡,骤然得此奇遇,真是喜出望外,流连枕席,曲意承欢,引得刘劭心花怒开,通宵取乐,恨不即立她为后。只因正宫有主,一时不便废易,权且列作妾媵,再作后图。鹦鹉原是禽类,应与禽兽为匹。
是时,武陵王刘骏,移镇江州,仍然开府。当时刘宋境内的沿江群蛮趁刘宋北伐失败,府库空虚之际,纷纷举兵叛乱,自淮水、汝水以至长江、沔水等都深受其害。那个时候,自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刘义隆尚在世,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参与伐蛮,江州、雍州、豫州、荆州都派军参战,各路军队在刘骏的南中郎府的总督下组建讨蛮联军,并由刘骏统领诸军征讨沿江群蛮。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四日,刘骏自浔阳(今江西九江)统率讨蛮诸军抵达五洲(今湖北浠水西南),率先讨伐反叛群蛮中带头作乱的西阳五水蛮。
刘劭阳授刘骏为征南将军,暗中却与沈庆之手书,令他杀害刘骏。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子刘劭发动叛乱弑杀了宋文帝,而此时刘骏正统军在巴口(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征讨叛蛮。刘骏的部下董元嗣从建康返回,将刘劭弑杀宋文帝刘义隆的消息告知给了刘骏,刘骏闻知,悲痛大哭。
而沈庆之密语僚佐道:“萧斌妇人,余将帅皆不足道,看来东宫同恶,不过三十人,此外胁从,必不为用,我若辅顺讨逆,不患无成!”
于是入营帐来见刘骏,刘骏已略闻密书中的消息,暗中存有戒心,即托疾不见。
沈庆之竟自突然闯入,取出刘劭诏书,当面示于刘骏。
刘骏无从避匿,但对书泣下道:“我死亦不怕,但上有老母,可否许我一诀?”
原来刘骏之母为路淑媛,曾经随刘骏就藩,所以刘骏有此言。
沈庆之奋然道:“殿下视庆之为何如人?庆之蒙受先帝的厚恩,常常想要报答,怎么能做对不起殿下的事呢?今天的事情,只是要看力量如何,殿下不用担心多疑!”
刘骏起座再拜道:“国家安危,皆在将军!”
沈庆之答拜毕,即命内外勒兵,克期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