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本地情况的客家向导解释了一下,粤西的回南天一般是出现在初春,一般是一年一次。
偶尔会有两次三次,反反复复。
主要现象是地面潮湿、墙壁滴水、到处发霉。
他抛下一句话:
“试试火攻。”
……
四方炮台,
清军瞅着一队吴军接近山脚,对着树林攒射火箭。
不出意外,
冒了点烟就熄了。
清军笑的很开心~阎九没有笑,表情有些凝重。
他知道回南天潮湿,山上草木烧不着。
但是,
如果时间流逝,半个月后回南天逐渐消退,太阳烘干了越秀山草木的潮气呢?那时候,吴军再行放火,四方炮台就有大麻烦了。
“快,将这封军报入城呈送总督大人。”
“嗻。”
……
伊尔杭看了有些郁闷,感慨道:“这些北方佬真缺德,鬼主意一个接着一个。”
巡抚赵士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里的北方佬是指的是吴军。
广东以北,都算北方。
制台把“江南人”唤作“北方佬”,好像逻辑上也没毛病。
赵士生想了想,
建议道:“要不,咱们先组织人手砍伐草木?”
广州将军富敏不满的瞅了他一眼。
心想,
要不是你平日里罩着观音阁,越秀山能像现在这般草木茂盛?广州周边几十万老百姓早把山薅秃了。
咱大清朝,哪座山草木苍翠?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光秃秃的。
……
人和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柴禾价格越来越高,老百姓为了节约柴禾,10顿当中有6顿是夹生饭。
富敏甚至见过广州满城有一小撮穷困旗人的窘境,添柴禾时恨不得一根根的往炉膛里扔。
伊尔杭心知肚明,低声说道:
“组织兵丁出城砍伐,若遇吴军袭扰就撤回。城墙和炮台注意点配合,想来问题不大,时间够用。”
“嗻。”
出了正北门,就是越秀山。
所以,四方炮台的弹药、食物、淡水、人员补给基本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