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马车就到宫中,他们不是皇宫内正儿八经的主子,这轿子自然不敢在宫内光明正大的走。
抬入宫门后,阿楚就下来了,秦嬷嬷早就下了轿子,正在一侧等着她。
“将军夫人,您跟着老奴这边走。”秦嬷嬷客气的说道。
阿楚微微颔首,紧随其后。
深宫内院,最是规矩重,她想自己还是谨遵规矩,省的不清不楚的就得罪了谁。
跟着秦嬷嬷一路走,很快,便到了慈心宫。
秦嬷嬷带着阿楚,直接走了进去,瞧见坐在软塌上,衣着华丽、矜贵富态的老太太,正在闭目养神。
她凑到跟前,小声的道了句,“太后娘娘,人我都请来了,你瞧瞧。”
“是吗?到跟前来,我就说这丫头长的俊俏,又规矩懂事。”太后睁眼,瞧了过来。
阿楚让百合与芍药留在门外,自己进去了,瞧着那软塌上的金贵人,当下跪了下来,磕头道,“太后娘娘,您万福金安,吉祥如意。”
“快起来吧,昨日寿诞听了你说,会做几个拿手小菜,嘴馋了,想着让你来做几个。”太后倒是好脾气的说道。
阿楚听到太后的语气,心中倒是觉着,这个太后看着很好相处,想要什么直接就说了出来,瞬间化解了她的紧张和忐忑。
“回太后娘娘的话,阿楚只是会做一些农家菜,不知道能不能合太后娘娘的口味。”她也担心,万一做出来的菜,不合太后的口味,她会不会被杀头?
“哀家当年什么苦没吃着,你且做就是了。对了,听闻你在渝州城呆过几年?那就做几道渝州城的菜,也有好久不曾吃到了。”太后说着,竟然有了几分怀念的口吻。
阿楚本就是渝州城人,当下,口无遮拦在直接问了出来,“太后您可曾去过渝州城啊?”
太后瞧着这将军夫人,虽说是被抄家唐九龄的后人,脾气性子倒是耿直,眼神干净,毫无贪婪,说话也知道瞧着人,倒是让太后觉着,这丫头合了自己的心意。
随即摆摆手,说道,“你到哀家跟前来。哀家自幼在渝州城长大,对那里最是熟悉。后来随父亲升迁到的临安城,也算是半个故乡了。”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太后娘娘竟然是在渝州城长大的,阿楚顿时觉着,太后娘娘看着和蔼可亲了很多。
她虽是到了太后跟前,却不敢坐着,与太后说了些话,阿楚说,先去厨房给太后备着食材准备午饭。
秦嬷嬷带着阿楚到了小厨房,交代了厨房里的婆子和厨娘,这才又对阿楚说,“太后娘娘吃的大多是寡淡的食物,将军夫人这次就要麻烦你了。”
“不碍事,给太后娘娘准备饭菜,怎生觉着麻烦。”
她想着,既然太后娘娘喜欢清淡的食物,她就准备一些清淡的食物好了,当然她的厨艺再好,自然是比不上皇宫内院的御厨,只能给太后做一些家常菜,不过是改善一些味道罢了。
想打家里百合做的卤肉,这会儿应该已经好了,百合与芍药都跟着她来了,那卤肉自然是交给家里的厨子去收拾。
阿楚想了下,问了问身边的秦嬷嬷,“嬷嬷,太后娘娘可能吃辣?我早先年在渝州城那边,做过一个小吃,卤肉,大都是甜辣口的。还有烤鸭,这道荤菜。若是太后能吃,我就且准备着,但,还是要先问一下秦嬷嬷您的意思。”
毕竟秦嬷嬷是跟在太后身边许久的人了,她最能拿捏太后的口味。
只是这一次,连秦嬷嬷都做不了主。
她还是头次听到太后娘娘提及童年小时候的事,原先竟不知,太后娘娘祖籍竟然是渝州城那边。
秦嬷嬷没立即回答阿楚的话,轻声道,“将军夫人您先准备和其他的菜,这两道菜我去寻一下太后娘娘的意思。”
阿楚点头,“好,麻烦秦嬷嬷了。不过,这卤肉煮的话需要三四个时辰,若是太后娘娘等的着急,我家,哦,不,是将军府内,有煮好的卤肉。因为将军和家弟都爱吃,家里经常煮卤肉的,阿楚可以让婢女去家里取回来。”
秦嬷嬷应着,说去问问太后娘娘的意思。
不知道能不能成,阿楚就另外准备了其他的饭菜,渝州城的小吃,她倒是知晓一点,但农家菜,全天下的都差不错吧,不过是口味上的不同罢了。
过了一刻钟,秦嬷嬷回来了。
“将军夫人,在将军府的卤肉,嬷嬷我得亲自去拿,毕竟是给太后娘娘吃的东西,定是要检查一番的。”
阿楚了然会意,随即对百合道,“百合你随着秦嬷嬷一同去,配合好秦嬷嬷的工作。”这才又看向秦嬷嬷说,“百合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人,她对膳食也十分了解,这次就让百合带着秦嬷嬷回去。”
秦嬷嬷满意的点点头,带着百合出宫去宋府。
阿楚想着,这皇宫内院最不缺少的就是食材,便准备了一只烤鸭,这烤鸭吃的就是现场烤熟,然后切片。她先准备黄瓜条、葱丝、甜面酱,等物。
太后娘娘的厨房里并没有烤炉子,只能让小厨房里的人提着烤鸭去了御膳房里。
正是因为给太后娘娘准备的饭菜,大家都尽心尽力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