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我现在就滚。”王涛主打一个听劝,拿起麻袋就往玉米地里钻。
刘平安闲着没事,来到拖拉机旁开始帮忙干活,别人都是两个或者三个人一组,共同使劲才能把麻袋扔进后车斗,刘平安不用,单手提起直接往车斗里扔,看得这群庄稼汉直戳牙花子。
一个多小时过去,两组比赛,不出意外,刘平安这边获得胜利。
中午在地头吃饭时,刘平亮和王涛那伙人含泪掏钱交给食堂,晚上请赢得一方吃酒席。
下午没有比赛,刘平安专职往车斗里扔麻袋,像扔玩具布偶一样,干这个活,他一个人顶人家十个。
随着时间越拉越长,刘平安就像有使不完的劲一样,远超十个人所干得工作量,看得五太爷刘有田一阵心疼。
他自费出资五块钱,晚上让集体大食堂专门给刘平安炖两只鸡补补,谁敢偷吃,他手中的拐杖可不认人,刘正华也不例外。
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多,刘方圆担心刘平安今天干冒劲,晚上身体疼,直接把他撵回了家。
晚饭自不必多说,不仅有酒席,还有三只炖好的老母鸡,另一个老头子刘方槐是食堂总管,怕两只鸡不够刘平安吃,又给加了一只。
王涛在隔壁桌吃着集体伙食,一口三抬头,可怜巴巴的不断往刘平安这边望,眼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他恨自己有眼无珠,他恨刘平安身后有个活祖宗刘有田拿着拐杖虎视眈眈瞅着自己。
只要自己敢凑过去蹭吃蹭喝,他坚信那老头儿的拐杖绝对会落在自己身上。
在食堂西北方向有一桌特殊群体,这群人吃的是小灶,三个高中生,两个中专生,还有七八个半大孩子,这些都是刘家庄的未来。
受刘平安影响,几位老头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待村里稍微富裕后,在1954年经过一番商定,只要学习成绩能在全班排到前三名,村里就会单独给他们发一定补贴。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分成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补贴由少到多,直至毕业分配工作。
办起集体大食堂后,这群人又享受起小灶,不过该劳动的还是要劳动,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就叼活不干。
其中三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不是不如那两名中专生,恰恰相反,他们的成绩反而更好,是冲击大学的好苗子。
刘平安算过时间,他们仨人一个念高二,两个念高三,不出意外应该能赶上大学毕业,至于他们后面的那些学生在想继续上大学,八成上到一半就会停课。
提醒他们?刘平安才不会犯傻去干这事,拿未来说事情,肯定没人相信,还容易结死仇,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挡他们孩子的前程。
。。。。。。
吃过晚饭,刘平安擦完上身,光着膀子在院里抽烟,陈雪茹拿着一件外衣从屋里走出来:“赶紧穿上,别着凉喽。”
“先放那吧,让风把身上的水吹吹干,等会还要去打麦场给玉米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