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踏马来到小道旁的一独户人家。杨熙伫立在马背上,沿着破落的巴栏向院子望去。只见院子很是沉静,房门紧闭,地上的簸箕和杂物随意地散落在地上。
三人一言未发地看了几息,也没下马查看,驱马继续向前。
不过三人却不知,在紧闭的房门里面,有双眼睛,神情紧张地看着外面。看到三人远去,这人放下锄头,回头看了一眼在床榻上蜷缩的妻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杨熙心情很复杂,按照前世记忆。现在的大汉王朝已经风雨飘摇,犹如瘦弱年迈的老马一样,只要最后一根稻草,就能压垮它的躯架。
而这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是穷困的百姓对统治者的一次愤恨绝望地冲击。但凡百姓能有一口饭吃,能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揭竿而起。杨熙深知这段历史,明眼看来,此乱是皇帝荒淫无道,宦官专权,圣权旁落,各地封疆大吏不从上听,各自为政,又因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所致。
但是根结所在还是各地门阀世家太过巨大,富可敌国的世家比比皆是。大汉已经腐朽,他们需要混乱,在混乱中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只有赌博,才能使得自家更加昌盛。这场起义过渡承接了乱世,群雄皆起,诸侯林立,各个势力之间相互攻伐,百姓苦不堪言。直到百十年后,三分归晋,才结束了这场混乱。不过这场混乱使得人口剧减,相比汉朝鼎盛时期,十之存四。
z国古代农民,在任何时期,都是值得让人怜悯的。
杨熙三人没有了之前的嬉笑,闭口不再言语。
三人亦步亦趋的,哒哒的马步声激荡在三人内心。
三人来到一个坡地上,前方几百米处,一村庄映入眼中。只见村庄烟火四处,隐约看到人群在村庄里闪现,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喊叫。杨熙面若止水,看着前方的闹剧,天下还没大乱,征兆已出。不过杨熙却不能面若无事,在乱世中,谁又能置身事外。
“走去看看!”杨熙发声,策马狂奔过去。
典家父子只好跟随上去。典管却没有出言制止,他能意识到前方出现什么,他瞥了一眼典韦,他倒要看看杨熙该如何处理此事。
三人策马向前,几息后就能看清前方的情形。村外十数人看守,村内几十人马分成三四人的小队,手持刀斧,频繁地进出各个庄户,门户里传来阵阵惨叫,有孩童的啼哭声,也有抢匪的怒骂声。路面错落地摆放着好几具尸体,血液侵染了地面,红黑色刺激着杨熙的瞳孔。
杨熙脸色更加阴沉,更让杨熙怒不可揭的是地面上还有一个六七岁地孩童,骨瘦如柴,身上的麻布衣裳补丁零零皆是,就是这件衣裳还是衣不蔽体,露出泥黑的大腿。孩童此时正躺在地上,双手捂住脖子,鲜血不停地外涌。孩童张口想发出求救声响,但是一丝声音也没有。
杨熙目眦尽裂,双眼布满血丝。他想怒吼,那还是个孩子,那么弱不禁风,求助无力。这群畜生怎么能下得去手。杨熙驱赶马匹的双脚,更加用力,踢得胯下的骏马疼痛地嘶鸣。
在村外看守的贼人看到杨熙三人策马奔来,本想大声吼叫,询问来路。但是杨熙跨马上前,手中的长枪,从一人的脖子划过,鲜血直接溅射到杨熙的脸上,也没有理会。其他数人立刻反应过来,来者不善,纷纷抽出刀斧,大声喊叫着,包围上来。杨熙趁着惯性,冲出包围圈。
典韦赶紧上前帮衬,用长枪挑翻两人。典管看到人数众多,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不过此时已无他想,大喝一声,纵马一跃,跳入人群中间,长枪左劈右扫,挑杀数人。
杨熙伫马,对身后的典韦典管说道:
“师父,大壮,这些人交给你们,我先入村,定要屠戮这些贼人!”
杨熙也不等两人回复,驱马入村,白狼扒在杨熙身上,发出阵阵吼叫。
杨熙路过那孩童,孩童身体已无动作,双目睁得很大,抓住脖子的双手也松弛下来,杨熙此时怒气更甚。
近处的几户人家中的匪徒听到外面的响动,纷纷持刀冲出,看到杨熙,大声嚎叫着冲了上来。杨熙策马迎击,大喝着舞动着手中的长枪,将前来的几个贼人挑杀在地,鲜血把杨熙全身染红。杨熙不管不顾,用力地踢着马腹,冲出人群的围夹,向前继续杀去。
村子不是很大,只有四五十户人家,杨熙沿着村庄中间的小路,袭杀了十数人,一路冲杀到村庄另一头。杨熙能杀掉这些人,还是由于事发突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后,杨熙已经贯穿而去。
杨熙勒停了马匹,想调转马头,继续冲杀,可是由于刚才杨熙盛怒,不停的驱赶马匹,马匹很是吃痛吃力,再也不听杨熙使唤,在原地不住地喘气。
杨熙生气地狠踢了马腹,翻身下马,将白虎放在地上。杨熙有些凝重地看着前方的村庄,此前杨熙生气、愤恨,热血上涌,但是经过这一耽搁,冷静下来。看着这一路残骸,杨熙有种想吐的感觉,这是杨熙第一次杀人,还杀了这么多人。杨熙猛吸一口气,压住这种念想。
看着越来越多的贼匪从门户中涌出,村中不时传来典韦和典管的喊杀声,斩杀这些贼人还是有莫大的危险。但是他不能离开,村庄的老弱还等着杨熙救助,自己的兄弟还因自己奋力厮杀。他又想起了那孩童,怒喝一声,持枪冲向贼群。
作者乱世小墨子说:各位书友,好看的话,记得收藏哦,给我点小小的动力。如果有问题可以在书评里发出来哦。【你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moxi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