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啊!”
听到二爷爷叫他,李宁安赶忙应了一声。
“你的学识是有的,又肯努力上进,举业上一帆风顺是你走入仕途的第一步,可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李金檐好似是在问他,手却不自觉的捏紧了茶杯。
一开始李宁安从未想过自己有机会可以在官场上任意驰骋,小富则安是每个人心中所想。
可是已经在举上前进了一大步,此时,言退岂不是有几分可笑?
冲着二爷爷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金檐开怀大笑,“人生有些事情,是天生注定的,前几百年有世家,现在同样有。
科举就是我等挤身向前的光明大路,想要结交哪些朋友,这是你的权利,可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然要在大雍朝做官,你就要明白,从现在开始,你不是一个人,分辨好坏不难,能就难在如何达到自己最有利的局面。”
将二爷爷的话放在心中,李宁安见老人家闭上眼眸,便躬身退了下去。
等人走后,李金檐才悠悠的睁开了眼睛,年过半百就已经致仕,这本就不寻常。
他就是过晚明白如何把朋友结交的越来越多的这个问题,才会提前落幕,官场就是如此,若是不合群,就会分外艰难。
只是不知道这个孙儿到底听进去几分?
乡试是八月初八,算算日子很快就快到了。
与家里人商议之后,便定下日子,两日后就出发准备去了武昌府城。
出行的人并不多,只有各家长辈和李宁安三个考生。
两人才上了马车,就听到后头有动静。
李宁安从车里探出了脑袋,见是爷爷和大伯,便要准备下车。
李明山挥手拦下了他:“不用下车,我们就过来看一眼,是否都准备齐整了。”
李明溪跳下马车,“放心吧!娘和嫂嫂一早就把东西规整好塞车上了。”
李金辉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收拾好就行,出行不必着急,离开考时间还早,驾车慢点。宁安你慢慢考啊!别惦记着家里,你们在外平安就好。”
李宁安笑着应声,不过看着爷爷佝偻的脊背不禁心情低落,爷爷已入古稀之年。
李金辉嗯了一声,心里有许多话,可是又都不好说出来,说着就要往孙子怀里塞钱,“在外别委屈了自个儿,这钱拿着。”
“爷爷钱够了。”李宁安点头,这钱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花。
此番前去,吃喝用度家里早就备齐,笔、墨武昌贡院里另外收有银钱,不用自带。
眼看爷爷态度坚决只得先行将钱收下。
“宁安,去了武昌,你只要好好在复习,其他杂事让你爹去做就行了。”李明山拍拍他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