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桃源县衙,陆知县也很是高兴,他对李宁安的文章仍有印象。
当时更是点拨了李宁安几句,却不想此子竟这般厉害,竟然连考连捷,不过数年竟然考中了湖广乡试解元。
本就为前次三年任满调任之事有些懊恼,当时想着怎么也能上调个同知,可哪知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位置,只能自认倒霉。
在桃源县连任同样很不错,可谁知,今年桃源县出了个解元,看来今年升迁是没跑了,再不济要给选调个知州或者给他换个大县任知县。
当下,陆言派人到了三河村去报消息,一路上走走停停,吹吹打打显得好不热闹。
报喜人沿着衙门更是首先在城里逛了一圈,县城里的百姓是议论纷纷。
马上秋收就临近尾声,眼看没什么事儿,便想着凑热闹去讨几个喜钱。
眼见这队伍一路往前,到了三河村口,有熟悉的百姓并惊呼道:“先前这地儿同样有个举人牌坊,好像是位李老爷。”
说的可能是当年的李金檐,这人算是个老人了。
这一路吹吹打打的,正在田里同样忙活的许鹏昌早被惊动了,他家田地便在村口,“不知诸位为何而来?”
“李宁安,李老爷可是咱三河村的?”
前次李宁安考中秀才自然是有人来报喜。
许鹏昌发觉报喜人对李宁安的称呼改成了老爷,不由喜道:“莫非是宁安考中举人了?”
报喜人笑道:“确是如此,赶紧领着我去给他家人报喜吧!”
许鹏昌倒是知晓李家人如今都在田上忙活,便领着众人前去,远远的就看到李金辉,大声贺喜:“一早就听到屋檐上的喜鹊今日叫个不停,原来是你家孙儿中举人了。”
李金辉愣时睁大眼睛:“宁安中了?”
“恭喜你家李老爷,高中湖广乡试头名解元!”
一圈看热闹的村民不由得惊叹起来,考中举人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居然还是整个湖广的头名。
“李家这下又发达了!”
“解元,我记得宁安还不及弱冠吧!”
报录人上门之后,众乡亲们还有府、县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拜会。
因李宁安不在家,这些人只留下了贺礼,等李宁安从武昌归来后亲自上门拜访。
李金辉虽然高兴,但并不是显得很慌乱,吩咐人拿了喜钱,分与众人,围拢在一圈的乡民百姓这是高声恭贺,一时间许氏喜不自胜。
可是发了半天,眼看铜钱不够,赶忙叫村里熟识的人去换,许鹏昌更是自己掏了些钱,抛洒于众人。
喜欢别问,我科举()别问,我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