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送我过去。”李焕挂断电话,眼中的阴霾一扫而空,语气中带着久违的急切与期待。
看着他瞬间振奋的神情,杨玥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好奇地问:“是什么好消息,能让你一下子活过来了?”
“一位神秘人物想要见我。”李焕系上安全带,嘴角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笑意。
“神秘人物?”
“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张汝经博士。”
“张汝经博士?”
“没错,”李焕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语气中充满敬意,“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华国半导体产业真正的奠基人之一。”
在前往会面地点的路上,李焕向杨玥讲述了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张汝经是台湾人,在美留学深造后进入德州仪器工作二十年——如同许多芯片领域的华人顶尖专家一样,德州仪器堪称华国半导体产业的“黄埔军校”。
在德州仪器的二十年里,张汝经参与了全球多个晶圆厂的建设,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半导体制造经验。
之后他回到台湾创立世大半导体,迅速崛起为台积电的强劲竞争对手。为消除这一威胁,台积电不惜重金收购了世大半导体。
失去公司主导权且与台积电理念不合,张汝经毅然选择奔赴大陆,创立了中芯国际。
然而台积电的围剿并未停止——从2003年开始,双方陷入长达数年的专利诉讼,最终以中芯国际败诉并支付巨额赔偿告终。
由于中芯国际股权复杂且连年亏损,为保住公司生存,股东们最终选择让张汝经离开。这位创始人的被迫出走,对中芯国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如今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张汝经并未离开他挚爱的半导体事业。离开中芯国际后,他创立新昇半导体,专注于半导体硅材料的研发,决心填补华国在这一基础领域的空白。
一声刹车打断了李焕的思绪。不知不觉间,他们已抵达约定的地点——一家位于浦东的安静茶室。
在服务生的引导下,李焕走进一间雅致的包间。一位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静坐在茶几前泡茶,正是张汝经本人。他起身与李焕握手,笑容温和而有力。
“张博士,久仰。”看到这位老人,李焕快步上前,主动招呼道。
“你比我想象中要年轻的多,年轻真好。”张汝经握着李焕的手笑着说道。
“哈哈,那张博士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焕当即笑着回应道。
简单的几句话立即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落座后,张汝经指着一旁的贺知秋说道:“小贺找到我,聊了聊你们找中芯国际合作的事情。”
“我呢虽然已经不在中芯国际,可听到国内有人还在支持国产芯片产业,也是深受触动,如今就厚着脸皮找你过来聊一聊,不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