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藿依旧不太露面,赵爹在贵人面前同样也犯怵。
好不容易熬到第三天客人离去,一家子都松了口气。
关于赵斩生有了意中人的事情,周周没直接告诉父母。
下个月寄信时,他写下爹娘的挂念,才捎带着问了几句。
这次回信来得快了一些,在第二份家信寄出之前就回来了。
按赵斩生的意思,是想定下以后再知会父母。
尊重哥哥的想法,周周没有向爹娘透露半分。
三月到六月,赵家的生活平静安稳,没有任何起伏。
时隔一年,本省学政再次巡回到秦州府,举办院试。
纵使年过不惑,邓先生科举之心依旧不减。
他提前请了假,回家潜心温书复习。
七月放榜,果然考中了秀才。
与之前的卢先生一样,邓先生教完半年期限也委婉的请了辞。
阻拦他人前程的事情,周周自然不会做。
好聚好散,他还给先生送了一份临别谢礼。
投桃报李,邓先生也给赵小少爷留了一本批注详细的合订本四书。
之后周周再流露想聘请老师的意图,都不用他再前去拜访,就有人上门自荐。
又送走一名毛遂自荐的童生,周周吩咐管家暂且闭门。
这几日来拜访的童生,不说学问怎么样,就没有合周周眼缘的。
他不想仓促决定,也不愿意委屈自己。
所以,还是暂避风头好了。
这一避就避到了金秋九月。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的时候。
在周周的带领下,每一个节气赵家都会出去游玩。
管家,两名仆役,加之服侍阿藿的丫头,大部分时间都会跟着出去。
偶尔也会带上厨娘,就地野炊。
家里只留一个瘸腿老仆,看门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