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人在笑,银幕中的那些波兰人也在笑。小小的一个电影院,成了欢乐的厅堂,多多和一帮孩子们的笑脸,让所有人都心生温暖。
这世界如果没有电影,那人们将失去多少欢乐?
这个集体登场之后,小多多和弗雷多之间的戏,让大厅里面温情四溢。
当看到把家里买牛奶的钱拿去看电影的多多被母亲打的时候,观众们发出了心疼的嘘嘘声,当弗雷多为多多结尾的时候,观众全都热烈鼓掌,而当多多耍阴谋诡计赖在弗雷多的车子上乐呵呵地和他聊天要和弗雷多做朋友的时候,观众们更是被逗得直摇头。
多多藏在床底下的胶片引起失火,差点烧死妹妹,母亲要求弗雷多禁止让多多进电影院。多多从此再也无法踏进弗雷多的放映室一部。
电影院在放映各种各样的电影,有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卓别林的《流浪汉》还有基顿的滑稽电影,小小的一个场所,成了小镇人们欢乐的海洋。
只有多多一个人蹲在电影院的帷幕旁边,可怜巴巴地看着电影院后面的放映室。
他通过放映孔告诉弗雷多他想到放映室里面去,却都遭到了弗雷多的拒绝。
然后他钻进了帷幕之中,捡起了一个石子,在墙壁上写上了一行字。
马上,散场之后,熙熙攘攘的电影院。成变得空空荡荡。
弗雷多和管理员在打扫卫生。电影管理员突然对弗雷多招了招手。
弗雷多走过去,看见帷幕后面的墙上,写上了一行字:我地理想,是长大之后当个像弗雷多一样地放映员!
看着歪歪扭扭的字,弗雷多愣了。
“要擦掉吗?”电影管理员转脸问弗雷多道。
“那是孩子的梦想。孩子的梦想。怎么可以擦掉呢?”
弗雷多转脸对电影管理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二哥、老妈都哭了起来。
第二天。小镇地电影院照例放电影。观众们在走进座位的时候,弗雷多看到了多多。然后他打个手势,让多多进来。
一老一少在放映室里面对面地对话,大厅里面的观众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泪。
“多多。这个放映机很危险,长长会着火。我年轻地时候,放映机是用手摇的,如果你慢了一点点。就会砰的一下火光四溅。”
“现在地自动的,自动的简单多了,你为什么不教我。”
“我不教你,是因为这工作不适合你。它教人像个孤单的奴隶。一幅胶片看上成千上百遍,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像驴子一样地工作即便是圣诞节你都不能休息。”
“那你为什么不换工作?”
“因为我是个笨蛋。除了我之外。镇上只有我会放电影,没有别人。也只有我乐意干这种事情,呆在这里。冬冷夏热,赚的钱又少,只能够糊口。”
“那你为什么喜欢这工作?”
“我是渐渐喜欢上的。听到满屋子的人地笑声,自己也跟着快乐,他们的笑声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个制造快乐的人。是个造梦地人。”
……
这些对话。让观众为之感动,同时也让我身旁的那些电影公司的老板和那些导演、明星都陷入了深思。
其实电影人和放映员没有什么不同,要忍受着常人根本无法体会地压力、心酸,成功的人很少,好莱坞吃不饱饭穷困潦倒一辈子不走运的电影人多地是,即便是那些极少数成功的电影人。在闪光动面前神采奕奕,但是谁有知道他们幕后的生活是多么地悲惨?
但是不论如何,电影人们还在坚持。因为心中对于电影地爱,对于观众的爱,因为造梦人的自豪。
能成为一个带给观众快乐的人,一个造梦人,这是所有电影人心中最大的骄傲,这种骄傲,高于任何的荣誉和奖杯!
对于电影人来说,听到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说出这个真理,不能不深深震撼他们地心灵。
不管是马尔斯科洛夫、阿道夫。楚克这样的大老板,还是一些成名的演员、导演,
有所思,看到他们这样的神态,我长叹了一口气。
能引发他们的思考,能引发观众的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天堂电影院》展现了一群热爱电影的人,更把一个波兰小镇人们的生活展现在观众眼前。
有人中彩票,妇女们在广场上印染麻布,男人给马洗澡,孩子们排队理发然后排队打药除去身体上的虱子……这些日常生活的场景,让观众们一下子拉近了和电影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