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要到赵老太的寿日了,赵婶子决定一家人去集市上逛逛,好好替这位长寿的老人挑选一下寿礼。
一大早起来,阳光暖洋洋的洒满了院子,天气好,人心里都敞亮些,古小渔换了一件鹅黄色的厚袄,他鲜少穿这样亮眼的颜色。
赵婶子见了,止不住的夸赞:“就是这样才好,看的人都明媚了几分。”
古小渔:“想着今日天气好,便选一身来配这冬日暖阳。”
眯着眼睛看了看头顶的阳光,古小渔呼出一口白气,都说孕里容易烦躁,他吃得好,睡得好,倒还没什么烦恼。
“锦小子,好了么?”赵婶子不见赵锦出来,朝里屋喊道。
赵锦应了一声,带着才装了热水的竹筒出来,手里还拿了些果子糕点,这几日古小渔隔一会儿便喊饿,得备些吃食。
赵婶子无奈:“瞧给你操心的,要吃什么到集市上买便好了。”
赵锦低声回:“小渔近日特殊,不好随便买了吃。”
赵婶子这才笑了:“倒是娘粗心了,家里的是要放心些。”
将门关了,古小渔忽然问赵锦:“乌圆呢?”一早上没见着猫崽儿了。
“在爹的屋子里。”赵锦道。
“它倒是会挑地方。”古小渔笑。
赵老爹的屋子是最暖和的,家里难得有个灵物,猫崽儿每回去到赵老爹的屋子总能讨到许多吃的,慢慢的,竟赖在那里了。
“有它陪着,老头子也热闹些。”赵婶子也道。
赵老爹病了之后,见不得风,常年待在屋子里,平日里还好,赵婶子常去陪他说说话,就是不去家里有人到底不一样。
但是只要家里人一走,赵老爹那里便冷清的许多,如今有了乌圆,常去赵老爹那里撒娇卖乖的,时常逗赵老爹高兴,一会儿不去还总念着。
过去只知听郎中的嘱咐,家里鸡鸭猪牛一概不养,怕后院脏污,不益于赵老爹的身子。
这下有了乌圆,赵婶子才知道,比起清清冷冷的养病,或许热热闹闹的也挺好。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路上也遇到了同去集市上的叔么婶子们,搭上了牛车,一行人更热闹了。
“这都成亲三四月了罢,小两口还是这么脚跟脚的,感情好哩。”有叔么看着赵锦和古小渔挨着,善意玩笑道。
“就是三四月感情才好哩,我看呐,两人是越看越登对儿。”
“可不是么,这锦小子成亲之后与从前大不同哩,”
“。。。。。。”
古小渔听那婶子这么说,瞧了赵锦一眼,他左看右看,也没看出赵锦与从前有什么不同。
“渔哥儿日日对着人,自然是看不出什么了,”有叔么注意到古小渔的动作,掩嘴笑。
古小渔摸了摸鼻尖,被人逮到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个叔么婶子都是看着赵锦长大的,常去赵家买豆腐,又都是人精,比起古小渔自然看得出赵锦的变化。
衣裳外在这些的都是其次,眉眼间的变化才是最大的,赵锦瞧着跟从前似的不多话,但是一颗心可全都在古小渔身上了。
上车时扶着人怕摔了,又让古小渔坐在里面,自己坐在前面挡风,时不时低声问古小渔可有哪里不舒服。
不说别的,光是说话时的神情就是从前没有的。
从前只知道这锦小子寡言老实,如今看来最是细心体贴的,众人说着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