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搞的事越多,国内对他越是好奇。
萧金浪带着“维密”的团队在帝都帮伊兰推进“圣光”的国内版的半导体生产线。
秦清则挂着人事干部的职位被派到瑞蒙德,来实地看看这座在国外的晶圆厂。
抵达的当天,秦清就意识到本地居民对中国人买下工厂有抵触态度。她接下来半个月主要找不同岗位的职工谈话,摸清他们的心态。
到夜里,秦清则在办公室写报告,向在帝都的“圣光”总部说明工厂状况。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连续敲击,一行行字符在屏幕闪现。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吴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的很好。国内来的工程师情绪稳定,职工培训和产线更新都在推进。
部分外聘人员出于自身考虑,并不希望集团的培训工作威胁到他们的职位,对于我方人员相对底薪和高效工作有恐惧心态。
这可以理解,但很难以改变。
向‘ASML’购买二十纳米光刻机等重要设备的谈判目前很顺利,预计明年七月到货。届时赣州厂房应该建设完毕,4代DDR内存产品将向国内供货。”
写到这,秦清稍稍停下。从她的办公室朝外望,四野寂静的夜里是灯火璀璨的高技术厂区,也是“圣光”勃勃野心的最佳体现。
目前荷兰“ASML”公司已经有十纳米的光刻机,“台积电”可以随便买,但圣光只能买二十纳米的。
二十就二十吧,五年内这个制程都还算先进。“圣光”咬咬牙,一次性要了四台。每台一个亿,美元计价。
一台光刻机每小时处理产能在一百到一百五十片晶圆。每片晶圆加工价格大概是八千美元。
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一天就是两千多万美元的产值。理论上,一台光刻机的年产值能有八十多亿美元。
“台积电”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台湾地区对抗大陆的钱袋子,靠的就是这份暴利!
有二十纳米光刻机,只能说具备生产4代DDR内存的能力,距离出产品还有很远距离。
“圣光”打包购买了“奇梦达”的内存专利,但也要有人来用。这也是集团到处招兵买马,大搞培训的原因。
国内的内存市场一直被美日韩和台湾地区把控。这帮吸血鬼动不动就工厂失火,产线泡水,随后漫天涨价。
按周青峰的记忆,17年全球内存价格会暴涨。8G内存从人民币三四百涨到七八百,直接翻倍了——炒房都不如炒内存赚钱。
除了内存,固态存储也是如此。
“三星”因为电池自燃,16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出现重大挫折。原本如日中天的“Galaxy”品牌被“华为”干翻了。
但“三星”就靠内存和固态涨价,愣是被损失全给弥补回来——到年底不但没亏,反而大赚。
周青峰咬牙上四台巨贵的光刻机,就是希望能赶在明年把生产线建好,抢着出货狙击“三星”的涨价策略。
不能让韩国棒子太嚣张。
“三星电子”以百分之三十的营销额占“三星集团”百分之七十的利润。如果不能靠内存和固态回血,是可能拖垮整个“三星集团”的。
正写报告的秦清不知道周青峰的布局,但她能感觉到“圣光”不顾一切投资的决心和魄力。
大陆在14年才有十二寸晶圆生产线,这玩意现在还很金贵。
瑞蒙德的十二寸晶圆内存生产线并不是“圣光”的唯一猎物,近期集团还在谈另外几笔收购案,目标都是欧美日韩的电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