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买卖做下来,真心一本万利,泽及子孙。
这等好事,秦师爷原本想偷偷把这事做成。可新华反贼却大张旗鼓,把消息传的整个松江府都知道。
反贼们动作还快,定下合同后立马派人来勘察选点,三天功夫就把准备好的材料运到,哐当哐当的开始干活。
水车一建,引的府城官绅瞩目。
今日据说要建成,上百人跑来围观。眼看水闸开启,水车转动,哗哗的河水就顺着水斗上扬,进入木制的水槽。
有好事者拎着袍子跑到水槽边,看着水流延续一里地灌入早已开挖好的池塘,回来欢呼道:“成了,成了。秦师爷这次大赚。”
对了,那池塘还是用炸药炸的,同样省工省力。
负责施工的农业组成员笑哈哈过来,把施工设计和勘探规划图递给秦师爷,看看现场百来号人,朗声开口道:“秦先生,水车工程已经建好,正式交付。
今后你家至少三百亩田地就不用雇人浇水,可以自流灌溉。我看过你那块地,土质不是太好,只能算中田。
但每亩每年打两石半粮食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能多多施肥,改良土壤,过两年说不定就能能打五石粮食的上田。”
三百亩?
每亩两石半?
这数字把围观众人弄得心头痒痒。
一名老儒再次拱手道:“小哥,此话可当真?”
农业组成员再次大笑,“我们正在青龙镇建设超过一百座同样的水力机械,要把全镇超过五万亩田地都改成自流灌溉。
若是假的,我们岂不是先害了自己?马上就要开春播种了,各位若是也想搞这水力灌溉,最好现在就动手。
我们新华镇的施工能力也是有限的,先报名先交钱先开工。建一座水力机械,保证各位当年看到效益。
秦师爷,这图纸你可保管好。我们提供三年保修。不过寻常小麻烦,你自己找几个木匠就能修,很容易的。”
图纸是上好的湖州宣纸画的,比例尺寸非常精细,比当前工匠所用要先要进的多。秦师爷早就把几份图纸当做地契似的,紧紧揽在胸口。旁人想借阅,他严词拒绝。
农业组成员等了等,满以为自己的宣传能引来这帮官绅的踊跃订购,可在场之人彼此眉目观望,却没谁开口就要现场下定。
丧气……
工程交付,试运行二十四小时,设备运转良好。
带队的农业组成员给秦师爷培训几名佃户如何操作。双方签字确认,他也就撤了,乘船返回新华镇。
返回的路程上,许多乌篷小船正朝新华镇涌。船上都是些蓬头垢面的破产家庭,每一个都堪称形销骨立,面容枯槁。
现在正是熬春荒的最后关头,也是最难的关头。很多家庭连高利贷都借不到,没有生产资料,熬不下去就得死。
河道上飘着不少浮尸,老人女人孩子居多。有的泡到浮肿,沿途村镇生怕惹来瘟疫,不得不派人将其打捞上来,赶紧焚化。
这些都是死在半道的逃难农户,被家人抛入河中。此情此景颇有些中东难民跨越地中海却死在海滩上的感觉,令人触目惊心,望之落泪。
等工程队返回新华镇,发现事情更麻烦了。
松江府的官绅并没有想象中纷纷前来订购水力机械,反而是镇外建起了大量卫生条件极其糟糕的窝棚。
这些窝棚难避风雨,也没厕所,人群杂居,随处便溺。若非天寒,立马就是传染病的温床。
周青峰正杀气腾腾的组建一支“杂牌军”,打算带个几千人出去吃大户——镇上真的涌来上万人,再不搞人员分流,“圣光”团队非得被上万张嘴吃垮不可。
“不知道哪个龟孙在背地里鼓动,说什么新华镇在施粥,到镇上就能保命。搞得整个松江府的破产农户全在朝我们这里跑,总数得有几万。”
几万饿昏头的饥民一旦被鼓动,新华镇刚刚建好的栅栏围墙可挡不住。“圣光”团队除了逃命将别无它法。
军事组正打算把这股饥民引到别处去,此刻啥仁义道德都得放一边,只能先确保己方活下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