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为什么被禁 > 第十二章 病房(第1页)

第十二章 病房(第1页)

原历史的“改开”后,沿海出现许多“血肉工厂”。

“血肉”二字不仅仅是指这些工厂的生活环境差,工作强度高,待遇低劣,更因为它们真的在吞噬血肉。

工厂如此,矿山如此,基建工地也是如此。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几百上千万的非正常死亡,这都不是个事。

很多农民工还以自己习以为常的时间、力量、距离来应对工业设备和操作,死亡和伤残就是常事。

张大牛算命好的,只是被放炮炸飞的石头打断了腿。

蔡学斌打算立个宣传典型,让工人明白自己生命有保障,批条将其送到医院。张大牛不但享受当前时代最好的治疗,更免了医疗费。

富尔曼接手“德国医院”后,“圣光”团队的医护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以李院士为首组建卫生部。另一部分就加入医院,准备建立一所医科院校。

“德国医院”其实不大,两层楼房内只有二十几张病床,改为帝都第一人民医院后就开始扩编,成立专业的外科、传染科、儿科、妇产科。

改制前,医院普通门诊的费用在3至5元之间,专家会诊需10元,住院费也是一天10元。这价格不是富贵人家根本看不起。

改制后,“圣光”团队立刻给医院提供X光机之类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让它成为当前中国最好的医疗院所。

张大牛是被护工抬下车送进医院的。蔡学斌的批条上写明了他受伤的大概原因以及宣传价值,医院自然要认真对待。

“让急救室给他清创,然后送到X光室拍下骨折状况。如果一切顺利,晚上我给他做手术。希望他受伤的骨头不要过于细碎。”

富尔曼对张大牛的状况其实不乐观,放炮崩飞的碎石命中其胫骨,外观上就血肉模糊。伤口没有任何有效处理,血肉中夹杂大量石头碎屑。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伤者绝对会在几天内死于细菌感染。

“给他用一针磺胺,注意观察是否有副作用。”富尔曼对护士道。

蔡学斌把张大牛送来,肯定是不想让他死。可就张大牛的伤口状况,迟来半天说不定已经发烧昏迷了。

光有X光机,不用点好药也救不了这人。

磺胺是1932年被发现有抑菌效果,但它其实在1908年就被人工合成出来。只是当时没人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但既然能人工合成,事情就好办了。相比目前还在无菌室进行培养的霉素类消炎药物,磺胺显然更容易获得,也更廉价。

张大牛躺在担架床上,心里七上八下的。周围全是洋鬼子洋婆子,偶尔有那么几个中国面孔,说话也叫人听不懂。他仿佛被送进了屠宰场,只有任人摆布。

急救室的德国护士用剪子把张大牛破烂的裤腿剪开,露出结痂的黑色伤口。小腿呈不自然的扭曲,并未完全归位。

张大牛却没心思管自己的腿。他看到被剪开的裤子,心疼的很,却又不敢出声。

清创期间难免疼痛,护士还要检查伤者其他部位是否有隐患,偶尔用不熟练的汉语询问几句,外加把张大牛全身摸了遍,外加用酒精擦拭。

清创包扎完毕后,张大牛身上那套黑乎乎的破旧棉衣自然不能穿,直接被护士当做医疗废物丢进垃圾桶。为避免二次感染,他得换专门的病号服。

在德国护士眼里,那套硬邦邦的旧棉衣根本不能再穿。

可对张大牛来说,那套衣服可是家里难得的值钱东西,天暖送到当铺还能换个几角,天冷再去赎回来。

看到衣服被丢进垃圾桶,张大牛“啊啊”的开口想说几句啥?可德国护士瞪了一眼,又让他把满口言语吞回肚里。

换上棉质病号服,张大牛被教育要如何守医院规矩,随后被送往X光室。相比在急救室接受的心理冲击,他在拍片时到没啥感觉,更没有“看看骨头”的惶恐。

反正作为伤员就躺在设备台上,几分钟后就完事,随后被护工推着送往病房。十几平米的病房原本躺两个病人,现在加病床躺四个。

不但病房里头人多,就连走廊都摆上病床。

就靠这招,医院床位从二十几张飙升到六十张,几天功夫全躺满了人。要不是“圣光”医护人员的加入,原本的德国雇员非得罢工不可。

病房里通了暖气,远比在杨各庄的家里舒服。护士还送来病号餐,有肉有菜,米饭管够,简直过神仙日子。

张大牛狼吞虎咽的吃完一餐,肚子溜圆后才想起该问一句:“我在这看病得花多少钱呀?”

“富尔曼院长的门诊十元,住院一天十元,还有看你用了什么药?好多药的价格比住院费还贵。”旁边有个病号提前进来的,嘻嘻哈哈的给张大牛解惑。

听到“十元十元”的,张大牛脑子嗡的一下就炸开了。他猛的从病床上坐起,惶然道:“这么贵?卖了我也付不起啊!”

“别急,别急,能住这个病房都是来享福。”先来的病号倒是乐呵,“不花钱,当官的给包了。我们只管吃喝,安心养病。”

张大牛不敢信,问旁边的病号,“兄弟,你咋进来的?”

“嗨,前几天市政府不是办什么城建公司么。我看银钱给的挺多,就去求个活。结果上工第一天就把我的脚给砸了。

我原本想着这下完了,没挣到钱还倒贴一笔医药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