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汇报的内容在常委意料之中。
从玩即时战略游戏的角度来讲,就是矿还没挖够,工厂也没建好,手里只有少量初级兵种,高级装备尚未研制出来……
敌人却打上门了。
六个缺乏重装备的主力师,三十个刚刚完成新兵训练,连步枪都没凑齐的步兵师,这就是当前国防军的全部武力。
国防军唯一出彩的还是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
两款飞机目前生产超过一百五十架,飞行员培训也跟上了。勉强能给几个沿海重要城市提供对海防御,外加每个主力师配属一个十二架战机的航空队。
但英国支援了日本两个团的“小狗”双翼机用于防空,让马鹿们大喜过望——这种木头飞机可比战舰便宜多了。
陈定的报告在继续。
“陆军原本想要半自动步枪。但德国也在搞半自动步枪,顺手淘汰了几条毛瑟98式步枪的生产线,半价出售。
我们想了想,毛瑟的生产线运来就能用,汉阳兵工厂改造速度快,适合应急。德国佬还大甩卖的处理几万条二手毛瑟98,买过来立刻能装备部队。
此外,搞枪械改革的可不止德国,英美都在搞。
春田公司同样在甩卖他们的M1903步枪生产线,看样子是想提前装备“加兰德”。
美国人联系过日本,但日本人显然没打算更换他们的三八式步枪。于是他们也找了我们,想出售一批半成品步枪和生产线。”
周青峰插了一句,“陆军要装备两种不同口径的步枪?”
陈定道:“主要是应急,汉阳兵工厂的产能严重不足。总装备部还看重那些造枪设备。比如给枪管钻孔的钻床改造后也能干别的。
此外想要快速给三十万步兵提供枪械,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国防军扩编太快,现在很多士兵可是空着手啊。”
行吧,打仗就不能舍不得花钱,花钱才能保命。千万别跟日本鬼子似的,就为节省子弹,抱着栓动的三八式死活不放。
既然步枪用了德国货,整个步兵枪械都向德系靠拢。冲锋枪用MP18,重机枪用MG08,航空机枪上MG15。
轻机枪则没办法,只能选了捷克的ZB26,但取消了没啥用却加工困难的枪管散热片,还该了导气孔位置,增加气体调节器,结构上更偏向于英国佬的“布伦”。
周青峰又提问,“冲锋枪为什么不选英国佬的‘司登’?据说那个便宜,加工也简单。”
陈定顿时苦笑了,“能用电脑打字,谁还想用毛笔写字?可造电脑比造毛笔难多了。‘司登’是简单,可‘司登’的冲压工艺可不简单。”
冲压是比机加工更晚出现的技术,对设备要求更高,目前各国都在“研发”。英国能在枪械上大量使用冲压零件,恰恰是它技术水平高的表现。
再则枪管是没办法冲压的,必须靠机加工。
周青峰自知问了个外行问题,笑笑便过去了。
枪械还是小问题,难点是火炮。
对于当前国内工业能力,陆军暂时放弃自产重型火炮,打算普及轻型60毫米和82毫米两个口径的迫击炮。
反正迫击炮膛压低,炮管要求不高,炮弹用铸铁就行,填充黄色或栗色炸药,国内可以大批生产。炮兵培训也简单。
若是换重炮,不但火炮贵,机动难,炮兵培训也不是几个月就能教会的,初中文化都搞不定。可现在国内连小学生都缺。
有迫击炮在,连排级部队就不怕被对手的重机枪压制。甚至可以说迫击炮专门克制重机枪。
至于敌人重炮的威胁,只能指望每个师自己的航空队去应付了。
目前用于空战的三翼机出了新改型,取消后座,机头加两挺气冷机枪,机翼下挂两枚二十公斤炸弹,既能空战也能对地。
目前难点是国内军官素质差,越高级越差劲。团级参谋不会图纸作业,师级军官不懂步炮协同的比比皆是。
新成立的国防大学正将他们全部回炉重造。
“现在我们唯一有优势的就是凭借还凑合的汽车工业,给每个师配装甲汽车营和运输汽车营。在东北平原地带,主力师脱离铁路还能有较强的机动性。”
日军几个主力师团基本骡马化,比国防军的徒步步兵要强不少。但日本目前没啥汽车工业,反而是共和国在大量进口汽油,拼命爆汽车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