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大使唐绍仪在接触洛克菲勒财团时就提供了中国所掌握的技术目录,表示希望双方能成立合资企业。
美国佬出于傲慢其实不太相信,但对利润的追求让他们又愿意跟中国保持接触。
就老洛克菲勒了解的情况,唐绍仪还联系了“美国钢铁”,“杜邦化学”,“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等企业,无一例外的寻求合作。
潜在合作者中,性格固执的亨利·福特正遭遇大麻烦,似乎有意调动“福特汽车”充沛的工程师队伍去开拓中国市场。
但老福特不愿修正自己T型车的特色。四轮制动,减震器,变速器,低压大轮胎和流线型车身,这些对老福特来说都是异端。
前两年才创建的“通用汽车”则更灵活些,很乐意使用最新技术。麻烦的是中国目前的工业规模撑不起大型汽车生产流水线,必须先投资搞基建。
“中国人已经买下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准油’的控股权,至少他们在采油和炼化方面没什么难关。”
老洛克菲勒想了想,觉着自己儿子的想法未必不能尝试。
“一个四点五亿人口的市场。虽然他们还很穷,但总能给财团带来些利润的。但中国有油田吗?”
有,当然有。
伊兰跟小洛克菲勒签订合约后给帝都国务院发电报,在中南海办公的秦清大松一口气——可算解决工业化道路上的大难题了。
“圣光”不缺技术,但缺技术人员和配套产业链。想要从头开始建立石化产业,至少得要个十年二十年。
有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这只母鸡,立马能给中国孵化培养出专业团队来。
工信部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迟迟不能定稿,就是不知道要从头搞还是能借鸡生蛋——德国佬现在也没相应的石化产业,没办法给中国提供支援。
巴泽尔一世还得羡慕中国呢。
中国好歹还有油田,借鸡还能生蛋。德国是真没有,只能指望罗马尼亚,否则只能在煤化工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除了东北的大庆油田,国内还有河南的中原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虽说这些油田算不算世界级的大油田,但好歹能满足二战前需求的。
确定协议签署后,秦清给工信部打电话,要求让石油产业的相关人员立刻去天津跟小洛克菲勒汇合,乘坐远洋客轮前往美国,尽可能在一年内完成这次收购的后续工作。
同时从“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抽调人员和设备来中国,组建石油学校,完成勘探任务,并准备建炼油厂。
在炼油厂建好之前,也要把“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的产能利用上,抽美国的石油灌满中国的油箱。
当然,对外界来说,这场收购是不存在的。
中国政府根本没收到洛克菲勒家族的任何贷款,老洛克菲勒也遵照政府反垄断要求拆分了自己的企业。
一切属于秘密交易。
中国政府唯一要做的就是按年给老洛克菲勒控制的财团支付本金和利息。至于“兄弟会”啥时候能发现,就看其行政改革的进度。
现在FBI还没成立,美国政府只有个叫“调查局”的小型侦探机构。势力盘根错节的美国财团还有很强影响力。
此外“圣光”还希望能借助洛克菲勒财团的影响力在美国销售自己产品,比如刚刚问世的“异烟肼”。
“兄弟会”也能合成“异烟肼”,且产量很大,但卖价也高。“圣光”希望以较低价格在美国财团企业内部销售,换取超额利润。
以目前欧美的工厂环境,得肺结核的病人特别多。
在一战前,肺结核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得病几乎必死无疑。但现在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联合治疗能让大多数患者康复。
这么好的药,五美元一剂不贵吧。伊兰相信只要能好好拉拢财团一把,他们不会介意顺手当个中间商。
毕竟福特汽车在1914年给工人的日薪就是五美元,大概相当于时空重启前的八百块人民币。
八百块换一条命,很便宜啦!
除了药品,秦清还打算将国内比较高价值的商品运到美国销售。比如收音机、留声机、电话机之类的。
没办法,谁让现在欧美购买力强呢?
“圣光”和洛克菲勒财团一样,都得屈从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