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又黑,推推搡搡中,几百号日本警察被打的满头是包,抱头鼠窜。失去约束的贫民一看自家人多势众,于是怀着各种目的四处扩散,展开打砸抢的“零元购”。
桂太郎内阁在接受英国一亿英镑贷款后,将这笔钱都用来扩军备战——这也是英国要求的,资金专项使用。
饱受压迫的下等人还以为“一亿英镑”能让自己松口气,但换来的只有关东都督府在中国的作战中丢掉对东三省的控制权,被压缩在辽东半岛苟延残喘。
现在美国十亿美元贷款也没给下等人带来的任何好处,活下去的希望彻底泯灭。因为一场试药而引发的冲突就犹如在干柴上丢了一把火,迅速烧成熊熊烈焰。
三浦的“大东亚株式会社”在东京的江东区,他跑到会社的四楼办公室推开窗,能在夜里看到东京湾的港区方向燃起大火。
“八嘎,那些贫民在干什么?他们居然点火啊?想毁了这座城市么?陆军出动了吗?快去镇压暴乱啊!”
黑夜中,无数双眼睛在东京各地眺望港区方向,看着冲天而起的大火。那是堆积在港区的大量货物和仓库,眨眼间全部化作飞灰。
整个东京的警察和消防队都在朝港区跑——不去不行,东京人口多,但大部分建筑都是木制的。火势一旦控制不住,乐子可就大了。
不用三十五年后李梅指挥B-29来丢燃烧弹,日本人自己就能把东京给烧了。死个几万人,搞出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是不费吹灰之力。
面对这等劫难,三浦啥也不能做,只能跟手下的被选者追随者一起在黑夜中干瞪眼,看暴民烧火玩。
幸好日本警察和消防人员还算给力,当晚控制住火势并抓捕了数千名参加暴乱的贫民。一时间东京的监狱人满为患。
可等天亮再看,东京的港区被烧没了。
码头的堆货场成了一片炭烤遗迹,木质的仓库和货箱一碰就碎;少量砖石建筑内挤满了烧焦的尸体。火灾发生时,这些地方成了最后的避难所。
街道两旁是成片黑乎乎的废墟,少量幸存者站在瓦砾堆中,茫然的寻找亲人或还能用的物品。道路上则停着被烧成框架的电车,里头内往往也有大量尸骸和油膏。
偶尔还挺立的只有少数电线杆,拉着细长的电线,横跨在废墟上空。天空上海鸟飞过,也会惊讶于人类又搞出什么自我毁灭的惨剧。
如此状况让东京的官员倒吸一口冷气,损失至少一亿日元。但谁也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无法理解暴乱因何而来,为什么损失如此之大?
但这事不算完。
底层民众的怨气不但没能得到缓解,反而增大。港区还被烧的遍地焦黑,很多设施得花大价钱去重建。
另外日本军部怀疑如此恶劣的事件是不是中国间谍在暗中破坏。尤其是《读卖新闻》的记者提供重要线索——免费提供药物的是个中国医生。
日本自己就喜欢搞间谍活动,面对如此大的损失,自然会想到对手也对自己进行暗中刺探和破坏。
毕竟之前英国佬就帮中国在日本招募技师,拉走不少重要岗位人员。
就连三浦都疑神疑鬼,觉着周青峰是不是已经抵达东京——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突然搞出大事的情况太像周青峰干的。他也有能力和动机来放这把火。
想到这里,三浦就心惊胆战。
他对周青峰了解颇深,知道那个恶魔般的家伙看似嘻嘻哈哈不着调,却随时可能如幽灵般出现,带着残忍的微笑,一刀一刀的割下自己的皮肉。
以现在东京的警务能力和技术手段,是完全无法压制周青峰这种无法无天的家伙。三浦真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睡不着觉。
事情到此还没完,日本政府调查了港区大火的原委,很快查到帮小洛克菲勒寻找病号的美国商人头上。
美商拒绝透露小洛克菲勒的信息,但确认了中国开发出多种特效药的情况。政府层面获知后,消息很快扩散到民间。
这事的演变方向很快出乎所有人预料——先是英国商人干起了代购生意,向日本高价出售中国产的特效药。
然后之前被中国偷偷雇佣的日籍技师纷纷给在日本的家人或朋友寄钱寄信。
一来诉说自己在中国的生活,二来拉拢更多技师去打工,最后也表示可以代购些中国特效药。
“阴谋。”三浦不用多想,就能感觉到事情被利用了。“有人在利用东京港区的大火,攻击我大日本帝国的国民自信,污蔑我国体制。”
药品太特殊了,尤其是特效药更是无价之宝。
日本培养一个高级技师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但只要技师家里有个病人,就很有可能被一份药物给拐走了。
中国哪怕不用这些技师,只要让日本用不上就行。若是没有足够的优秀人力,英援美援再多又如何?
“当初”美国一份餐馆刷盘子的工作就能把中国名校毕业生吸引走,千万别低估优越生活环境对普通人的吸引力。
现在一千份药物说不定可以拐走一千个技师,这太划算了。
“该死的英国人,又是他们在当中介挖人。这些总是坑队友的混蛋怎么不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