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为什么被禁 > 第三十五章 大江大河(第2页)

第三十五章 大江大河(第2页)

“我亲爱的朋友,你难道不看报纸吗?中国光是朝东南亚输送的武装移民就上百万了,全部配枪。法国人在越南的统治已岌岌可危,被压缩在少数大城市,就等着被赶走。”

“东南亚土著的民族和国家意识非常淡薄。只要给点好处,他们就不会对外来者有任何反抗,甚至甘愿加入。”

“老挝和柬埔寨已彻底完了,那里的树木都快要说中国话。中国移民在大量修路,不停的修,即将抵达泰国。”

嘈杂的讨论声让上议院顷刻间变成菜市场,交头接耳的议员们很快将话题扩散,开始谈论在东亚的生意和投资。

议长不得不拿个锤子使劲敲台面,力求让会议继续下去下。

台上的海军部长捏着报告,低声长叹。他回头看向自己副官,抱怨道:“大英面临极其糟糕的局面,该怎么才能让这些聋子听到我的声音?”

副官也为之苦笑,“或许需要一场惨败,或者一场清洗。”

与此同时,丰岛二郎少将带领的四艘“凤翔”级航母刚刚抵达上海,并停靠在江南造船厂在长兴岛的码头。

十几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从舰队头顶飞过,一来监控航母别出幺蛾子,二来低空掠飞时摇动机翼,也算是种欢迎仪式。

“日本这次是不败而败,真是很不甘心啊。上个月国内有一百三十多起暴乱。本岛有师团级的反抗,到现在还没平息。”

舰载机大队的吉良俊一少佐站在舰岛平台上,对天空上曾经的死敌报以感慨——丰岛少将去了帝都,全舰人员大部分上岸休整,军舰熄火,只剩少量维护人员。

此外,江南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组织几百号技术人员对日舰进行摸底,准备改装指挥和通讯系统,联合舰队的组建要抓紧。

日舰降下了“旭日旗”,极为低调。但两万多吨的舰体极其巍峨,无法隐藏。

沿江的船只经过,无数人为之注目——中日战争以日本自废武功的方式结束,对中国人而言也颇为惊奇。

吉良少佐留守“凤翔”号,倒是对近在咫尺的江南造船厂颇为好奇。日本有相当强的造舰业,正好可以跟中国造船厂作为对比。

“江南厂”正式扩建也就五年前,目前只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在建。其技术积累远远比不上欧美,连日本几大造船厂也超过它。

“难怪中国急于吞下日本,其海军家底确实不足。”只看造船业,作为日共地下党员的吉良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可这想法只是冒头就被自嘲的讪笑打消。

都说“百年海军”,军舰对技术要求是最高的。

江南厂目前在长兴岛只有三座船坞。其中两座不足百米,只能造小船。最大的也不到两百米,能造轻巡。要造航母,得近三百米的大型船坞。

但江南厂有不少船台,用于建造五千到一万吨级别的货轮。吉良抵达长兴岛的当天,一艘五千吨散货船从船台侧滑下水,溅起偌大水花,转入舾装。

岸边的船台还有十几座,每一座都有不同完成度的船只建造中。沿着长江有大量船舶配套工厂,利用水路源源不断的将原材料和部件运来。

吉良近几天带中国飞行员一起训练,沿着长江飞了几百公里。换在日本,这距离都从东京飞到长崎了,看在中国不过从上海到南京而已,都没进入中国腹地。

从空中俯视,长三角一带处处忙忙碌碌,沿江城市处处是工地。

南京长江大桥正在施工,由中德两国工程师联手设计。不同于“原历史”的双向四车道钢桁梁结构,新设计改成六车道的高架悬索桥。

新方案省材料,工期短,桥面高度被一口气提升到近五十米,就是对钢材和施工有更高要求。

根据报纸上的说法,为了造这座桥,中央从工业基础开始投资,培养人才,建立材料研究所,桥梁设计院,攻克高标号钢材等等难关。

折腾好几年,还得靠从国外聘用工程师和进口材料,直到16年才开工建设这座公路铁路两用桥。预计工期要四年,1920年完工。

目前长江和黄河上同期规划的桥梁有十几座,国内施工力量严重不足,中央计划从国外聘用专业队伍来解决问题。

反正遇事不决,就靠砸钱摆平。

每每驾机在长江航道上空飞行,吉良真切感受到“地大物博”这个词的具体意义——日本的河流又小又窄,哪有长江这种蜿蜒六千多公里的大江大河?!

“相比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不到四十万平方公里的日本真的太小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就从中孕育。”

吉良在舰岛望着繁忙的长江口航道,暗想:“加入中国也许不是个坏事,至少以后不用待在天天地震的本岛了。日本人么,不当也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