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统治者何时猛醒,或者何时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落后的残酷现实。
显然,多尔衮猛醒了,也接受了,就是刺激有点大,心里会有点不舒服。
多尔衮被明玉简单粗暴的一巴掌,和更加简单粗暴的两句话惊得回了神,甚至凭空生出一点叛逆:“你说的对,追不上想再多也没用!”
追就是了。
可一想到盛京那群各怀鬼胎的家伙头就疼,靠他们恐怕有点难。
所以回到盛京之后,多尔衮公布了由太后保管的“先帝密旨”,密旨里写得很清楚,若多尔衮活着回来,即刻册封摄政王,直到小皇帝成年。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份所谓的“先帝密旨”,很有可能是多尔衮伪造的,或是他胁迫太后伪造的,可直到册封摄政王的圣旨颁下,都没人敢问一句。
除了多尔衮自身的威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跟随多尔衮和明玉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长长的车队。车上装的全是火器,从火。枪到火炮,大多数都是他们见都没见过的新玩意儿。
经过一轮试射之后,炸膛率几乎为零,只有一个侍卫因为操作不规范被火。枪炸伤了眼睛。
比之前火炮炸膛,敌人没死,自己这边先死一片可强太多了。
“这么多新玩意儿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呀?”试射场上有人小声议论。
“听说都是从皮岛运来的,互市上什么好东西都有。”立刻有知道内情的接话。
见有人知道,第一个说话的人又问:“这么多好玩意儿得花多少银子啊?”
这个还真没人知道,不过有人说:“都是睿盛夫人买的,没用国库一两银子。”
这回连知道内情的都震惊了:“睿盛夫人可真有钱!难怪摄政王听说睿盛夫人失踪之后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连朝政都不管了,陪着睿盛夫人在皮岛住了那么久。”
“生病算什么,你们就没想过摄政王为什么不称帝?密旨都造出来了,愣是没称帝。”
“这个我知道!”
“还用你说,我们都知道,因为睿盛夫人善妒呗。”
“我要是能娶到这样的女人,别说善妒,就是吃人,我也愿意。”
作者有话说:
明玉:想到回去要给布木布泰请安,心里就不舒服。
布木布泰:没人告诉你,我已经自愿给先帝殉葬了吗?
第105章下场
明玉和多尔衮赶在过年之前回到盛京城,回来明玉才知道,她跑路之后睿亲王府和明园都被岳托抄了家。
多尔衮之所以没第一时间去皮岛找她,一来是因为多尔衮长时间赶路积劳成疾生了一场病,二来是要将两处重新修缮才好住人。
明玉本来想回明园住,那里是她的地盘,也住习惯了,可多尔衮说明园还没修缮好,明玉只得搬回王府。
小福临在海边住了几个月,早已习惯海边的生活,骤然被圈在王府的四角天空里,还有点不适应。
多尔衮空了就将他裹了抱去花园看大荷塘,这才勉强安抚住。
等明园终于修缮好,明玉想搬回去的时候,多尔衮又有说词:“明园没有水系,地方又小,福临住过去可能不习惯。再说后院的暖棚烧炭,空气也不好。”
理由足够充分,都是为了孩子好,明玉不得不长期住下。
其实多尔衮住在哪里都行,他不挑,可睿亲王府离皇宫近,上朝下朝方便,能早一些回家,早点见到明玉和孩子。
回来之后免不了要进宫请安,明玉是超品,见亲王可不行礼,可见皇上太后还是要福一福身的。
一想到要给布木布泰行礼,明玉心里就不痛快,一直拖到不能再拖才带着福临进了宫。
多尔衮找到明玉母子之后,差人给太后送了信。太后知道明玉母子无恙欢喜得直抹眼泪,见到明玉又忍不住数落:“要走也该跟哀家说一声,免得哀家记挂。”
当时岳托逼得急,太后也知道,换做她是明玉,有机会跑路也绝不会嫁给岳托。
明玉知道太后不是在责备她,只是平白为她担惊受怕了一场,有些埋怨,便笑着解释了两句,把责任都推到岳托身上。
太后也没为难,让人把小皇帝抱来跟福临玩,太后没提布木布泰,明玉也没提。
海兰珠听说明玉来了,抱着八阿哥过来串门,太后对明玉笑道:“你好大的面子呢,大冷天把咱们安亲王都给招来了。”
多尔衮封摄政王之后,代小皇帝下旨,给八阿哥赐了封号安亲王,寓意平平安安。
海兰珠很喜欢这个封号,走哪儿都称八阿哥为安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