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人都入内之后,邵勋目光扫视一周,目光所及者尽皆俯首。
身份不一样了。
如果说以前他是梁王,不是天子,胜似天子,但终究只是「胜似」而已,不是真的。
他与王衍等辈,理论上同为晋臣。
而现在则为君臣,上下名分已定。
「朕一一」召邵勋理了理思绪,开口道:「父祖皆无显名,与司马氏却不一样。
」
「皇祖生于魏文帝黄初中,兄弟三人,二者殁于王事,独活皇祖,于东海开辟污莱,种田操练,复娶妻生子,得有我父。
」
「我父少时历征吴之役,挺进江东,平吴后解甲归田,以赡父母妻儿。”
「家世如此,无须讳言,不如前晋宣文二帝。
」
「然晋室开国之后,不过二十余年,便有齐万年之乱。
其后外夷侵叛,内难不止,不肖子孙自相攻伐,天灾人祸荼毒不止。”
「神器之重,生民之大哉!
晋室外不能御侮,内不能止乱,遂致人神共愤,众叛亲离。
」
「卿等皆国之重臣,当知我建元之意:为生民开太平盛世,切记,切记。
此一也。
」
「选官之道,必在用贤。
」
「朝廷、州郡选人之法,积弊甚多。
汉时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之童谣,今差之不远矣。
前有纵酒悖乱之徒为吏部诏举,后有一经不通之辈为州郡察举。
此等庸才,有之何用?」
「安民之术,则在善政。”
‘晋室不德,政务荒疏。
公府幕僚袖手清谈,乃至游山玩水,可有一分心思在安民理政之上?
纵伏于案前,理政不过数日,又及山林松泉之下,口中吟哦咏诵,风流,胸中却无一策安民,
茫然无措。”
「是故新朝选人用官,当有改动。
太学者,前代善举,武学者,新朝雅政。
自今日起,当力整顿。
吏部选官,不得胡乱诏举,公府征辟,当考察心性才能。
数年之后,官学大兴,可自其中选用良材。
」
「财赋之计,国家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