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带你去住的地方,就在我隔壁。”
黎书明热情地领着黄政走出教务处,“条件简陋了点,但该有的都有。
厕所和淋浴是公用的,热水得自己烧。”
教职工宿舍是一排平房,黎书明打开其中一间的门:“这间以前是体育老师住的,他调走后一直空着。
我简单打扫过了。”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衣柜,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窗外正对着操场,可以看到几个孩子在踢毽子。
“谢谢黎主任,这已经很好了。”
黄政真诚地说。
黎书明摆摆手:“别客气。
我在这学校三十四年了,从民办教师干起,看着一茬茬老师来来去去。
说实话,像你这样的高材生能来我们这里,是孩子们的福气。”
黄政有些尴尬:“黎主任过奖了,我只是个普通老师。”
“不不不,”
黎书明认真地说,“我不管外面那些是是非非,来这里的都是好老师。
孩子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那一刻,黄政感到一股久违的暖流涌上心头。
。。。。。。
下午第一节课,黄政站在六年级教室讲台上,面对二十多双好奇的眼睛。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黄政。
从今天起,由我来教大家语文和数学。”
他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先互相认识一下,请大家依次自我介绍。”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介绍自己。
黄政耐心听着,不时点头鼓励。
课间休息时,黎书明走过来:“怎么样,还适应吗?”
“孩子们很可爱,”
黄政微笑道,“虽然基础弱一些,但都很认真。”
黎书明叹口气:“乡里条件有限,好老师留不住。
有的班级一学期换两三个代课老师,孩子们的学习怎么能跟上?”
正说着,黄政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看了一眼,是杜珑打来的。
“抱歉,我接个电话。”
黄政走到僻静处接起。
电话那头杜珑的声音很轻:“黄政,你不用专门送我们,以免嘴杂。
我们捐了一点钱给学校,乡政府派了司机送我们回县城。”
黄政会意:“好的,路上注意安全。”
“还有件事,”
杜珑继续说,“听说石门乡有一个欧田村,乡政府一直在找大学生驻村担任村支书,并且担任村小学校长——那是个只有三个年级的教学点。
条件特别艰苦,连路都不通,走路都要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