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路过正在铺水泥的路段时,黄政仔细检查了工程进度,嘱咐盛京和老杨一定要注意安全。
老杨拍着胸脯保证:“黄书记放心,这条路是咱们欧田村的命根子,绝不敢马虎!”
到了山下,黄政开上王磊的奥迪,驶向昌朋县城。
路过石泉门乡时,他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开到高速路口等候。
一会,一辆红色奥迪驶来,杜玲招手示意。
车子停下,走下来一位高挑时尚的女孩——林晓,省报首席记者,杜玲的闺蜜,林晓还带了个男助理。
“玲玲!”
林晓给了杜玲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好奇地打量黄政,“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位扶贫书记?”
黄政上前握手:“林记者好,我是黄政,欧田村驻村书记。”
林晓握手很有力,目光敏锐而专业:“杜玲在电话里把你们村夸上天了,说什么脱贫攻坚的典范。
我可提醒你啊,我这个人最讨厌作秀,要是让我发现有什么水分,报道可不会客气。”
黄政不卑不亢地微笑:“欢迎林记者严格监督。
欧田村没有什么典范,只有一群想要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和一个尝试带领他们脱贫的基层干部。”
林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表面上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行了,带路吧,让我看看你们的‘奇迹’。”
回村的路上,林晓坐上黄政开的奥迪,男助理开林晓的车跟在后面,过了石泉门乡黄政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这段路泥巴路有十公里关系到几村,需要乡政府出面协调合作,暂时修不了”
。
很快车子来到分路上欧田村的路口,黄政:“从这里到欧田村有八公里,正在铺水泥路,车子只能停这,要走路上去。”
黄政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欧田村的基本情况和项目进展。
林晓认真听着,不时提问,问题都很专业到位。
当来到新修的水泥路段时,林晓惊讶地:“这路修得可以啊!
标准的乡村四级公路。
资金从哪里来的?”
黄政解释道:“主要是企业投资。
省城亮亮食品公司看中了我们村的毛李子资源,投资建厂,顺便赞助了修路。”
“顺便?”
林晓挑眉,“这路可不便宜吧?企业这么大方?”
杜玲插话:“晓晓,不是还有我吗?我也是股东,而且你是没看到之前的路况,那叫一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