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进装配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见到领导进来,工人们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在车间主任的眼神示意下继续工作,显然提前得到了通知。
郑家权走到一个工位前,仔细观看水表组装过程,随口问那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工:“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加班多吗?”
女工有些紧张地看了一眼李明,得到鼓励的眼神后才小声回答:“基本工资加计件,一个月五百多。。。最近订单不多,不怎么加班。”
郑家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趁着郑家权和谭云平走到前面查看产品的间隙,黄政与林语嫣有了短暂的交谈机会。
“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黄政低声道,“回来多久了?”
“快一个星期了。”
林语嫣微笑着,“倒是你,过个春节变化特别大。”
黄政苦笑:“有吗?林晓呢?还在京城?”
“她年后离开省报调省台了,现在可是台里的红人,专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活动。”
林语嫣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们这次的花湖之行,说不定就是她的下一个选题。”
走在前面看似专注听汇报的郑家权,其实将身后两人的低声交谈听在耳中,心中对林语嫣的分量又有了新的评估。
在参观完生产线后,众人来到厂会议室。
简单的汇报会后,郑家权做了简短的讲话,肯定了水表厂在困难条件下保持生产稳定的努力,也明确指出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老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郑家权语重心长,“省里即将在花湖区开展国企改革试点,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抓住这个机会,争取涅槃重生。”
李明和厂领导班子成员连连点头,神情复杂,既有期待也有忧虑。
调研结束,众人送郑家权一行上车。
临上车前,谭云平特意对林语嫣说:“小林部长,今天就到这里,你回区委吧。
后续改革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会统一安排,你们区里要积极配合。”
“明白,谭市长。”
林语嫣会意地点头。
黄政在上车前,与林语嫣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声地传达了晚点联系的意思。
车队缓缓驶离花湖水表厂,向下一个调研点进发。
车内的气氛比来时轻松了些,郑家权甚至与谭云平开起了玩笑:“云平啊,你们历城市的女干部,很优秀嘛。”
谭云平笑着回应:“省长过奖了,这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
黄政坐在副驾驶座,听着后座两位领导的交谈,心中明了,林语嫣今天这一亮相,已经成功在省长和市长心中留下了印象。
而他自己,也在这次意外的重逢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其实黄政不知道,林语嫣在过年期间彻底想开了!
要不今天也不会那么自如面对黄政!
车窗外,花湖区的街景不断后退,黄政的思绪却已飘向远方。
他明白,这次调研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舞台上,他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