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谢谢李厂长的坦诚介绍。”
林晓将镜头拉回自己:
(“观众朋友们,从李厂长的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花湖水表厂的改革,核心瓶颈在于巨额的资金投入。
可以说,只要能够引入足够的资本,完成技术升级,水表厂的成功改革便大有希望。
我们期待看到水表厂能够早日突破瓶颈,焕发新生。
关于花湖水表厂以及全省国企改革的后续进展,本台记者林晓将持续为您跟踪报道。
感谢您的收看!”
)
报道结束,电视里开始播放广告。
客厅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夏铁率先咂咂嘴,打破了沉默:“嚯!
讲来讲去,还是钱的问题嘛!
三个亿啊,又不是三百万,现在这经济环境,哪个冤大头会拿这么多钱去冒这个险?国企包袱重,谁知道投进去会不会打水漂。”
他性格直爽,说的是大实话。
杜玲的关注点则完全不同,她双手捧心,眼睛亮晶晶的:“我老闺真漂亮!
太有范儿了!
这镜头感,这气场,比在京城的时候更稳了!”
她为自己的闺蜜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直安静观看的杜珑,纤细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了敲,秀眉微蹙,忽然开口,声音清冷而理性:
(“三个亿……并非一定要一次性投入。
是否可以分阶段、分批次进行?比如,先投入五千万到一个亿,更换最核心、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设备。
提升主力产品的合格率和竞争力,实现初步盈利和现金流改善后,再用利润和新的融资进行下一轮改造。
这样既能降低投资方的风险,也能让改革稳步推进。”
)
黄政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杜珑:“珑珑,你对这个项目有想法?”
他深知自己这位小姨子在商业上的敏锐度和杜家背后的资源。
杜珑却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疏离:“没兴趣。
清源电池目前正全力开拓海外市场,资金和精力都聚焦在那边。
没有必要分散资源,除非……”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看着黄政,“这个项目由你亲自来主导推动,并且能确保足够的掌控力,避免资金和改革方向出现偏差。”
黄政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杜家的资源可以支持,但前提是项目必须在他的有效影响之下,确保改革成果。
他神色一正,解释道:“珑珑,这个水表厂是郑省长亲自抓的第一个改革示范项目,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续全省国企改革的士气和进程,大姑父(郑省长)的压力很大,也非常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