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是让你去当一柄尖刀,去捅一个很可能已经化脓腐烂的马蜂窝!”
)
旁边的杜玲听得脸色发白,忍不住抓住黄政的胳膊,声音带着颤抖:“老公,这……这县长车祸,难道不是意外?是……是被人……”
后面的话她没敢说出口,但意思不言而喻。
黄政反手握住杜玲冰凉的手,用力握了握,给予她一丝安慰,眼神却无比沉静:“有可能。
而且可能性不小。”
他没有回避这个最残酷的猜测。
杜珑接口道:“现在就等爷爷那边的最终消息了。
看他能为你争取到什么关键的辅助力量。
比如……公安战线,或者纪委方面,是否能安排可靠的人手配合你?这至关重要。”
黄政轻轻挣脱杜玲的手,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
春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但他却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需要更冷静的思考。
他从口袋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支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灰白色的烟雾在阳光下袅袅升起,仿佛他此刻纷乱而又必须理清的思绪。
烟雾缭绕中,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无数念头和信息碎片碰撞、组合。
他想起了自己熟读的《资治通鉴》,想起了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最典型的莫过于韩信的井陉之战——背水列阵,激发士卒必死之心,同时精准把握赵军轻敌冒进、营垒空虚的致命弱点,最终一举功成。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黄政在心中默念这句古老的箴言。
而他现在,对隆海县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对那里的权力格局、人事关系、矛盾焦点、潜在的盟友与敌人……全都一窍不通。
这种信息不对称是极其危险的,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我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坐等。”
他将烟蒂用力按灭在窗台的烟灰缸里,转过身,目光已经恢复了惯有的锐利和决断,“珑珑,既然局面已经清晰,目标也已明确,我不能被动地等待调令,那样就失了先机。
我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提前派人暗中进入隆海县,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尤其是过去几年隆海的政治动态、经济发展数据、主要官员的履历和背景、前任县长车祸前后的所有细节、本地主要企业和利益集团的情况……所有这些,我都要知道!”
)
杜珑对他的决定毫不意外,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提醒:
“我赞同。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但这件事必须绝对保密,注意派去人员的安全。
隆海的水这么深,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你打算派谁去?”
她知道黄政身边有几个绝对可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