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教的天、地、人三宗护法,常潜藏于此,听命于掌教真人姚济生,暗中调度教众,运筹帷幄。
近日仅有执掌财源信众的人宗护法慕容徵坐镇在普济禅寺。
专司经卷教义的天宗护法程牧谦,去巡视江南的经卷教义情况了——已被姜念抓获。
统辖水路运输的地宗护法严伯珩,则去了淮安。
此时,普济禅寺一片静谧。
人宗护法慕容徵独坐禅房。
此人四十出头,生得白面微须,一身居士打扮,手持一串沉香念珠,看似在闭目诵经,实则在心中盘算着各地堂会供奉的“香火”
数目。
正盘算间,忽听门外脚步急促,一个弟子急忙进来,禀道:“师父,真人驾到!”
慕容徵闻言一怔,随即急忙起身,刚踏出禅房,便见姚济生在一众心腹的簇拥下匆匆而来。
此时的姚济生已换了装束,一袭青布直裰,作寻常香客打扮,眉间那点朱砂也拭去了。
“快进地宫!”
姚济生对慕容徵低声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二人疾步来到药师殿,殿内摆着一座佛龛,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关。
将佛龛推开,下面竟是一方黑黝黝的洞口,洞内有石阶盘旋而下。
慕容徵取来气死风灯引路,与姚济生一同拾级而下,入了地宫。
地宫修建精巧,四壁皆用青砖垒就,顶上以糯米灰浆密封,滴水不漏。
内有密室两间,一间为金库,一间为经库。
顾名思义,金库藏金银,经库则藏着大量的《五部六册经》等经书。
姚济生、慕容徵步入了金库。
这金库虽不甚宽敞,却是摆着不少樟木大箱,箱身皆用熟铜包角。
姚济生随手掀开一口箱盖,顿时金光灿灿——整箱的金锭排列得密密匝匝,在灯光的映照下晃人眼目。
又掀一口,却是雪花纹银垒成的银山。
金库内,登时银光与金辉交相映照。
这里的金银加一起,价值超过了百万两银子!
姚济生抚摸着金锭银锭,眼中流露出痴迷之色,忽而敛容正色,对慕容徵吩咐道:“即刻将这些黄白之物运往玄墓山白云庵,须得你亲自押送!”
所谓狡兔三窟,玄墓山白云庵,是姚济生在苏州的另一处秘窟。
而且,知道这处秘窟的人屈指可数,连天宗护法程牧谦、地宗护法严伯珩都不知道。
姚济生料想到,那位钦差大人或已得知普济禅寺这中枢秘窟,却必然不会得知玄墓山白云庵这处秘窟。
慕容徵迟疑道:“隔壁经库的经书如何处置?”
姚济生果断道:“顾不得了。”
在他心里,金银可比经书重要多了。
二人又密议了几句,姚济生便领着一群心腹,匆匆离去。
这地宫之中,有通道直通山塘河。
姚济生由通道来到山塘河畔。
河畔停靠着好几只乌篷船,另建有一座平房。
常有罗教船夫守在这里,以便于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开船。
普济禅寺作为罗教的中枢秘窟,已有好些年了。
这些年来,普济禅寺遭遇的突发紧急情况仅有一次,且已是几年前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