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斋内仅剩下了袁易、秦可卿二人。
秦可卿这才敢抬眼细看袁易。
一月未见,他眉宇间愈发沉稳,虽未着郡公服色,通身气度却比往日更显威严。
她正暗自思量,忽闻袁易笑道:“你头上簪的,可是我昔日送你的簪子?”
秦可卿轻轻“嗯”
了一声,还特意伸出手腕,亮出了玉镯:“这玉镯也是你……郡公爷昔日送的。”
袁易点了点头,笑道:“往后唤我‘四爷’便是。”
这声“四爷”
入耳,秦可卿心中顿生暖意。
比起“郡公爷”
的尊称,这称呼更显亲近,仿佛又回到从前称呼“念大爷”
时的光景。
她又轻轻“嗯”
了一声。
袁易柔声道:“我细算着,前年三月初七你父亲故去,到今日整二十七个月,孝期已算是满了。
怕你等得心焦,今日特请你来商议件事。”
秦可卿迫不及待问道:“不知四爷要商议何事?”
袁易道:“我在府中后院为你备了处院落,二进的格局,比东郊秦宅好几分。
若你愿意,后日便可迁进来。”
说着略顿,观察秦可卿神色,“一来你搬进府里,我也好照应;二来方便过段时日……纳你过门;三来我新设的家学就在府邸附近,打算让钟哥儿由屈家家学转学过来,既方便上学,也便于管教。”
他心中有个计较:既然贾宝玉不来他的家学上学,正好让秦钟来此就读。
若让这两个小子同在一处,难免又如原著里那般鬼混,倒不如只收一个,好生管教。
秦可卿听到此处,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虽未定下纳妾吉日,但袁易事事为她考量周全,连弟弟秦钟的前程都安排妥当。
想起这二年来的等待,如今终得归宿,不觉喜极而泣,忙用绢子掩面道:“四爷这般厚待,叫……叫妾如何报答……”
语声哽咽,真情流露。
袁易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起身走至她跟前。
秦可卿忙跟着站起,袁易将她轻轻搂在怀里,柔声道:“这二年委屈你了。”
秦可卿抬头望着眼前人,见他目光诚挚,想起自己的相思煎熬,如今终得依靠,只觉这二年的等待都值得。
她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能得四爷垂怜,什么委屈都值得了。”
二人温存了片刻,袁易方将彭继忠夫妇叫进来,商议秦家迁入郡公府后院的相关事宜。
彭继忠夫妇方回到斋内,见秦可卿眼角犹带泪痕,面上却喜气盈盈,便知好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