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又臊了,仍端庄道:“还须净口盥洗才是。”
姜念点头,准备去唤丫鬟进来服侍,亲自起身去打开房门,忽听门外“哎呦”
一声,一个小丫鬟跌坐在了门口。
原来,是一个穿红绫袄的小丫鬟正贴着门偷听,不妨姜念突然开门,惊得她跌坐在地,惊呼出声。
姜念打量这小丫鬟,见其模样很标致,水蛇腰纤细,削肩膀似弱柳扶风。
香菱、抱琴忙要来搀扶小丫鬟,小丫鬟却自己利索地从地上爬起,低头绞着衣带,默不作声。
元春被惊动,来到了姜念身边,看向低着头的小丫鬟,对抱琴问道:“喜鹊这是怎么了?”
抱琴又尴尬又好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禀。
第112章大婚(下三)
姜念微笑道:“这小丫鬟贴着门偷听,不妨我忽然开门,将她惊摔了。”
元春闻言,抿嘴笑道:“她是喜鹊,素日就有点子淘气,大爷别见怪。”
姜念听说这小丫鬟唤作“喜鹊”
,眉梢微动,心下暗忖:“难道是晴雯?”
前世有人推测,晴雯在跟随贾宝玉之前,待在贾母身边的时候,丫鬟名叫“喜鹊”
,跟了贾宝玉后,才被贾宝玉改为“晴雯”
这雅致名儿。
推测的依据之一,是“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句诗。
思及此,姜念便向元春问道:“这小丫鬟是何来历?”
元春微怔,暗想:“这般洞房花烛之夜,他竟关切我的这个小丫鬟了。”
她一时间倒也没多想,只当姜念随口关切,便坦然柔声道:“此番我出……出阁,陪来了四个丫鬟,她便是其一。
她原是老太太跟前服侍的,老太太特将她赏与我,陪我出阁的。”
姜念又进一步问道:“她可是府上家生子?抑或外头买来的?”
元春愈觉诧异,暗想:“怎的这般细究?”
她却仍柔声答道:“是赖嬷嬷家买的,因老太太见她生得伶俐标致,甚是喜爱,赖嬷嬷便孝敬了进来。”
姜念点了点头,心下已了然:“这小丫鬟果然是晴雯!
晴雯竟就这样来到了我身边,倒是比我当初得到香菱还要容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呵,晴雯这般早就来了,可就不用多情公子贾宝玉牵念了。
今夜乃良宵吉时,姜念虽因晴雯的到来而惊喜,还是将此事按下,转头对香菱吩咐道:“我与夫人要净口盥洗,进来伺候。”
香菱忙应了声“是”
,自去张罗。
元春亦吩咐抱琴:“你也一同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