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已决意,便将此子革爵圈禁罢!”
第246章十三王爷,掌宗人府
言毕,手腕一抖,一尾不算小的鱼儿被提出水面,在半空中挣扎扭动,鳞甲在阳光下闪着光,却显得凄艳。
泰顺帝接口道:“父皇圣鉴万里。
儿臣思忖,父皇既已恩准袁易那孩子认祖归宗,列入玉牒,儿臣愚见,此事可火速办理,以正名分,亦免再生事端。”
说罢,便屏息凝神,等候圣裁。
景宁帝将鱼儿放入身旁鱼篓,目光却仍投向微漾的湖面。
良久,景宁帝方缓缓颔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可!
此事关乎天家血脉,非同小可,不必廷议,徒惹纷争,直接谕令宗人府,办理袁易归宗事宜!”
泰顺帝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喜意顿生,正欲谢恩,不料景宁帝语气一转,淡然道:“和简亲王掌宗人府印信十有余载,虽无大过,却也未见大功。
朕看,也是时候换一换人了。”
景宁帝顿了顿,目光深邃:“朕明日便下旨,命老十三接掌宗人府宗令一职!”
此言一出,真真是喜从天降!
泰顺帝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狂喜。
十三弟无疑是整顿宗人府、推行己意的不二人选,比那面和心不和的和简亲王,强过何止十倍!
景宁帝凝视着儿子眼中难以掩饰的光彩,忽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朕特意在此时叫老十三接手。
袁易认祖归宗之事,乃至整治老八、老九、老十他们那一摊子事,有你的十三弟执掌宗人府,你这皇帝方能放心。
往后这宗室内务,你便可高枕无忧了。”
他语声微顿,似有无限怅惘:“这也算是……朕对于历儿遇刺之事,给你的一个补偿罢!”
泰顺帝忙离座躬身,言辞恭谨婉转:“儿臣叩谢父皇天恩!
父皇为儿臣、为社稷计之深远,儿臣感激涕零,唯有竭心尽力,以报父皇!”
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却另有一番计较:“父皇将此番变动归于对历儿之死的补偿,自是全他老人家抚慰之心。
然则,若非易儿归宗之事触动契机,这宗人府大印,又如何能如此顺理成章落入十三弟手中?易儿,真真是朕的福星,又一次为朕带来了好运!”
湖面之上,烈阳熔金。
一场巨大的变革,已在这皇家园林里落定。
……
……
酉牌时分,日头西斜,余晖却依旧明晃晃的,透过窗棂,将宁国府内厅映得一片明亮。
距天黑尚有半个时辰,姜家却已过了往常的晚饭钟点。
宁国府内厅,坐落于中路内仪门与宏阔大厅之间,已被姜家下人精心洒扫洁净,四下里摆开了几件半新不旧的桌椅、一架山水屏风并几个博古架,架上零星搁着些姜家的瓷器摆件,显是刚布置出来,预备给姜念日常用饭,并作女眷们日后小聚宴饮之所。
此刻,内厅内鸦雀无声,倒似比庙宇还肃静。
姜家一众女眷,自主母元春以下,薛宝钗、景晴、邢岫烟、香菱、抱琴、莺儿等,皆聚集于此,孟氏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