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泰顺帝不由又想到储君之事。
皇四子袁历已死,如今膝下仅余三子——袁时、袁昼,以及一个尚未齿序的幼子。
此外,便是姜念这个民间儿子。
袁时?呵!
朕甚至已对这逆子动了杀心,岂能让这逆子继承大统?
袁昼?此子无大才,远逊于历儿,贪玩享乐,不堪大任。
而且,其母裕嫔出身低了。
至于尚未齿序的幼子,年仅五岁,且体弱多病,能否平安长大尚且难说。
景宁帝前番来信说,袁时不可为储,可着意栽培袁昼及幼子,将来择其贤者立之。
然而,泰顺帝心中却觉得,此二子皆非良选。
“难道朕的江山,竟无合适之人可继?”
泰顺帝心中苦闷,眉头紧锁。
忽然,他心中一动:“朕的民间皇子易儿,天资卓绝,文武双全,年纪轻轻便屡建奇功,颇有谋略,且能为朕带来好运……是否可继承大统呢?”
此念一起,泰顺帝自己亦是一怔。
以往,他从未考虑过姜念继承大统之事。
然而此刻,这念头却如星星之火,在他心中燃起来了。
这念头虽小,却已在他心中种下。
只待日后生根发芽……
……
……
四月二十一日,神京城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却未落下雨来。
今日是贾琏回荣国府的日子。
荣庆堂内,已聚满了人。
贾母端坐于上首榻上。
另有贾赦、邢夫人、王夫人、赵姨娘、周姨娘、李纨、迎春、探春、惜春、贾宝玉以及一些丫鬟仆妇。
元春也在座,她神色阴郁,身后站着丫鬟抱琴。
昨日贾琏已先遣了下人回来报信,将林如海、林黛玉的情况说了,甚至提及皇四子袁历在扬州遇刺身亡,姜念因此被太上皇景宁帝囚禁。
元春闻得此事,心中忧虑,今日特意来荣国府,等候贾琏。
这时,外头丫鬟打起帘子,道:“琏二爷来了。”
众人皆抬眼望去,只见贾琏风尘仆仆地进来。
贾琏先向贾母、贾赦、邢夫人、王夫人行礼问安。
不待贾母开口,贾赦已迫不及待问道:“林如海果真病愈了?”
贾琏回道:“回父亲的话,林姑丈的病被一位叫苏天士的乡野郎中治好了,这苏天士是姜念从苏州特意请去扬州的。”
此言一出,贾赦、邢夫人不约而同面色难看起来。
这对夫妇早盯上了林如海的家产,如今这如意算盘竟是落空,夫妇二人心中自然不悦,也不由对姜念更厌恨了。
贾母则问道:“琏儿,你离京前,我曾叮嘱你务必将林丫头带回来,你怎的不听?”
贾琏忙道:“老太太容禀,因林姑丈病愈,即将调入京中听候简任,林妹妹便与林姑丈一同进京,倒比我晚些时日启程。”
贾宝玉昨日得知林黛玉未归,心下早已闷闷不乐,此刻见贾琏这般说,又郁闷起来,只得暗自宽慰:“林妹妹总要回来的,届时自然仍旧住在府上,仍旧我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