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历实乃朕之佳儿,天资粹美,孝友宽仁,勤学敏悟,深肖太上皇帝与朕躬。
其德器日隆,允协朕心,足堪付托神器之重。
朕谨遵太上皇帝圣谕,仰承慈命,俯顺天心,于泰顺三年正月十六日,特将袁历亲书其名,缄藏于秘匮之中,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此乃太上皇帝钦定、朕躬亲承之至意,昭告天地祖宗,以为万世不易之典。
非惟朕一人之私爱,实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太上皇帝睿断之明验也。
中外臣工,惟当各安职守,尽心辅弼,毋得窥探揣测,妄生议论。
此旨藏于深宫重地,非遵太上皇帝及朕特旨,不得擅启。
泄密者、窥伺者、妄议者,定以国法重典严惩不贷!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景宁帝、泰顺帝特意没在这份秘密立储诏书中提到袁历是皇四子,盖因二人都有了让姜念认祖归宗的念头。
如果将来姜念当真认祖归宗,袁历便不是皇四子,会后移为皇五子,姜念则会以“袁易”
的身份成为皇四子!
诏书既成,一式两份。
泰顺帝取过九龙钮玉玺,在朱砂印泥上轻蘸三下——一蘸天地,二蘸祖宗,三蘸黎民。
而后稳稳钤于诏书末端。
但见“皇帝之宝”
四字朱文跃然纸上,殷红似血,煌煌天威,尽在其中。
“装匣。”
景宁帝沉声吩咐。
总管太监戴权手捧鎏金锦匣,这匣子内衬明黄绸缎,外雕五爪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锁扣处用七重火漆密封,显是机密非常。
泰顺帝将其中一份诏书仔细折好,亲手纳入匣中,又缓缓阖盖。
“咔嗒”
一声轻响,仿佛命运之轮在转动。
第207章二圣立储,气运吞龙
“扶梯子来。”
一声令下,十二名侍卫抬着云纹檀木梯鱼贯而入。
这梯子通体紫檀,雕龙画凤,却比寻常梯子宽出三倍有余。
众人小心翼翼将梯子架于“正大光明”
匾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唯恐惊动这庄严时刻。
泰顺帝亲自怀抱锦匣,一步步踏上阶梯,待至匾前,将锦匣安放于匾后。
大庆的新储君,就这样被封存在“正大光明”
匾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