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时,东郊三里外一所僻静宅院里驶出一辆马车,前后不过跟着两三个仆从。
拉车的马儿惫懒,蹄声嘚嘚,踏在发烫的官道上,显出几分疲态。
第266章休弃之妇,未亡之人
车内坐着的,则是王熙凤和平儿。
王熙凤今日精心妆扮了一番,虽非盛装,却收拾得极是利落清爽。
平儿在一旁执一柄芍药团扇轻轻打着,犹见王熙凤鼻尖沁出汗珠,自己罗衫后背也晕开一小片深色。
王熙凤已闻得石破天惊的消息:昔日的姜念竟认祖归宗,原是龙裔,如今尊为皇子,更册封了郡公,尊讳袁易。
初闻之时,王熙凤直惊得檀口微张,拉着平儿道:“我早瞧出他来历不凡,只一直错认是十三王爷的骨血,谁承想竟是圣上的龙种!
怪道往日圣眷那般隆厚……”
平儿素日稳重,也不禁变色惊叹:“真真是戏文里也不敢编的话本!”
王熙凤何等机变,立时便动了趋奉之念。
但她知道,这位新贵郡公爷,未归宗之前就难以攀附,更别说如今了,便思量着仍要走元春的门路。
前番姜家迁居宁国府时,她已抢先送过一份贺礼,元春当时客气言道,纵是乔迁宴那日她不便来,也会另择个日子专为她设一席相请。
她苦等数日,都杳无音信。
而就在今日上午,她又听得一桩骇事:贾赦因谋夺长房家财、纵奴行凶致贾蔷丧命,已被革爵拿问。
她便再也按捺不住,决意今日便亲赴郡公府。
明面上是贺袁易归宗之喜,实则,一是为巴结元春,二是望能见一见郡公爷,三是探听贾赦一案。
只因自个儿乃是休弃之妇,实无颜面再见荣国府诸人,故特特拣了这午时前来宁荣街,不易撞见的。
马车辘辘,先至神京东垣的朝阳门,进城后继续向西,逶迤来至宁荣街,由东街口进入,停在了郡公府大门外。
这座郡公府,便是昔日敕造的宁国府。
如今门楣焕然,气象迥异。
三间兽头大门油得锃亮,朱漆红得似要滴出血来,上面整整齐齐钉着许多鎏金铜钉,在烈日下闪耀着光芒。
门楣高处悬着“郡公府”
的金字大匾,龙飞凤舞,气势磅礴。
而门前值守的并非寻常的门子小厮,乃是几名府上的护军亲兵,纷纷带刀,与门前两尊怒目圆睁的石狮子相映,自有一派赫赫威仪,令人不敢逼视。
马车停稳,王熙凤掀起窗帘,打量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府门,见那新挂的金字大匾,带刀的护军亲兵,心下不由暗叹:“真真是今非昔比了!
往日宁国府虽也气派,何曾有这般威势?”
对比自己如今的光景,真真是又酸又痛。
这时,旺儿家的隔着车帘,对车内的王熙凤道:“奶奶,咱们已到了,请奶奶示下。”
王熙凤忙收住了心思,吩咐旺儿家的去请守门的亲兵进内通报。
旺儿家的应下后,整了整衣服,行至大门前,对着守门亲兵万福一礼,恭恭敬敬说明了来意,便有亲兵转身由角门入内禀报。
旺儿家的遂退至一旁静候,也不敢站到檐下去,而是站在日头下,额角很快沁出细密的汗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