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却道:“过些日子再送吧。”
莺儿不解:“你不是急着要给大爷的吗?只差一点就做好了……”
薛宝钗淡淡道:“奶奶那边刚遭了事,咱们这些日子还是谨慎些好。
衣裳早晚都能送,不差这一时。”
莺儿会意点头。
……
……
秦家。
这日巳牌时分,秦可卿正在西厢房内临窗展卷。
房内设着宣德炉,一缕沉水香袅袅婷婷,映着纱窗透进的阳光,倒似画中景致。
她手执一卷《漱玉集》,正读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一句,不觉怔怔出神。
因她知道元春、薛宝钗都颇有才学,要强的她,自忖虽出身不及二人,才学上却不该不如她们,故而日日用功读书写字起来。
正沉吟间,忽见瑞珠掀帘而入,连珠炮似地说道:“姑娘,可了不得了!
贾府的珍老爷昨晚也没了!
愈发荒唐了!
他儿子偷他的多个房里人,他刚回京便打死了儿子,自己却又被气死了……”
呵,贾母想遮掩贾珍、贾琏、贾蓉的丑事,却遮了个寂寞。
就连秦可卿、瑞珠都已听闻了事情的真相。
秦可卿闻言沉默起来,也担忧起来,端起书案上的一盏茶,怔怔望着盏中浮沉的茶叶,心头一阵发紧。
她觉得此事与自己密切相关的。
若非她,当初贾珍就不会遭祸,不会发配海疆,而贾珍不遭祸,贾蓉、贾琏也就不会偷他的房里人,贾蓉就不会被贾珍打死,贾珍也就不会气死……
而姜家的主母元春,毕竟是贾府姑娘出身……
若她将来入了姜家的门,成为姜念的妾室,元春若因恨她而报复她,可如何是好?
秦可卿越想越是心惊,手握着温热的茶盏,却感到发凉。
恰在这时,她望了望案上那本《漱玉集》,书页上那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刻读来,竟似谶语一般。
……
……
且说回江宁。
赖尚荣自六月初抵达江宁这六朝金粉之地,真个是蛟龙入海,好不快活。
在江宁待了十余天,日日不是吃酒赌钱就是眠花宿柳,甚至还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个清倌人,名唤彩岚。
这彩岚虽比起景晴差了许多,倒也生得模样标致,且擅长弹唱,叫赖尚荣喜爱有加。
而薛姨妈已决定,拿三万两银子给薛宝钗。
只是,薛家已非皇商,在神京城的生意也衰败了,以至于,薛姨妈此番想拿三万两银子给薛宝钗都麻烦。
第132章三千金
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送银票去神京城,二是送金银去神京城。
若送银票,三万两的银票,薛宝钗在神京城票号里兑换,扣除各种费用,只能实兑到二万七千两,要亏三千两!
而且,这么大数目的银票,兑换也麻烦,何况薛宝钗是个内宅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