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新墨分浓淡,不画离人画柳条。
“纱帷半卷簟纹流”
,通过纱帘和竹席这两个夏季室内的物件,营造出西厢房静谧、闷热又带着一丝清凉的环境。
“蕉心未展暑难消”
,林黛玉明面上是在写芭蕉新叶卷曲未舒的形态,其实是巧妙隐喻自己的心事郁结、难以排遣。
“砚池新墨分浓淡”
,描绘研墨、调墨准备书写的动作细节,妙在,“分浓淡”
既是调墨的技术动作,也暗喻心中情思的深浅起伏、欲说还休。
“不画离人画柳条”
,这是核心主题了。
她研好了墨,心中是离人(思念对象),却刻意避开不去描绘,转而提笔去画柳条。
为何画柳条?“柳”
象征离别与思念,她是在借画柳条曲折地寄托离思。
那么,黛玉究竟思念着谁?
紫鹃在一旁伺候,见林黛玉写得入神,不敢打扰。
紫鹃识字不多,虽瞧着那字迹清丽,却不解其中深意。
小丫鬟雪雁耐不住困意,伏在榻上打着盹,脑袋一点一点的。
正此时,忽有下人匆匆进了内院,报说姜念到访。
林如海忙搁下书卷,整了整衣冠,亲自迎至院门。
邱姨娘与林黛玉亦得了消息,各自领着丫鬟在内院等候。
姜念随着林如海踏入内院,身上依然穿着二等侍卫的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步履生风,眉目间透着几分英气。
邱姨娘、林黛玉见姜念进来,忙上前见礼。
姜念微笑着回礼,目光打量了一番林黛玉,见林黛玉今日一袭淡绿色纱裙,衬得愈发清丽脱俗。
林黛玉见姜念瞧着自己,不由得低下头去,颊边泛起一抹浅浅红晕,似羞似喜,却又强自镇定。
一旁的小南亦是欢喜,只是碍于礼数,不敢开口,只抿着嘴笑。
林如海引着姜念进入正房堂屋,邱姨娘携林黛玉、小丹、小南、紫鹃、雪雁等人紧随其后。
正房三间开阔,正中堂屋内悬着匾额,两旁挂着对联,地上铺着青砖,摆着六张同款的靠背椅,俱是精工细作。
林如海请姜念落座后,邱姨娘眼波流转,特意唤小南上前为姜念斟茶。
小南今日穿着比甲,系着月白裙子,发间只簪一支银钗。
她小心翼翼地将茶盏斟至七分满,低眉顺目地奉与姜念时,眼波却似不经意地往上一挑,恰与姜念目光相接,顿时脸上发热,忙退至一旁。
林如海将这番情状看在眼里,会意一笑。
他早从邱姨娘处得知姜念与小南之事,心知小南这丫鬟将来多半是姜念的房里人。
他对此倒是乐见其成,如此既可成全一段姻缘,又能与姜念更添一层亲谊,岂不两全其美?
第239章黛玉究竟,思念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