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猎奇的,那就用强大的联想能力开始拼凑。
其实这种情况,在《闯少林》的拳谱中也有提到过。
少林历史中记载的某些天纵奇才的拳法高手,还有俞大猷本人,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把拳法琢磨到如疯似魔,又出神入化。
那个时候,仿佛人的身体,这副肉体凡胎,会主动来妨碍你的修行,让你难以专心。
他们称这个为“凡胎障”,认为要想成金刚菩萨,要经历很多这样的障碍。
不过绝大多数人,根本连触摸到这种障碍的机会都没有,对肉体的磨练,远达不到脑子难以分类的程度。
楚天舒现在达到了。
他之前就预想过,拥有内圣外王的兵魂之力后,要怎么让自己更好的练功,变得更强。
可他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遇到“凡胎障”。
只要他没有停止这种练法,脑子里流淌过去的画面,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显出拼接、怪异。
拳谱中提到过,少林历史上高僧给出的应对之法,是念“阿弥陀佛”。
不狂不慢,不高不低,念念相续,说是念佛,其实也像唱佛。
唱到自己一念一念,俱是“阿弥陀佛”!
用“阿弥陀佛”来压过杂念,自然就在无形中,得以回到专心的状态。
但是俞大猷批判说,少林本属禅宗,这念佛法门,已偏净土宗矣。
且拳法是兵家杀伐之艺,这阿弥陀佛的意思,与拳法本义不符,念之仅有小益。
俞大猷自己给出的解法是,“三十六卫士,身经百战,齐念杀字”!
他自己不念,让自己的卫士在外面念“杀”字。
因为他南征北战,一手练兵,跟自己的手下有着相似的战场经历。
外边的人念“杀”,杀气昭然,内外感召,当然就能勾动他自己在战场上养出来的那种杀气。
这样,他心内心外,都能以一股浩大的杀气诛灭杂念。
而且,自己不用念口号,就能够把所有的呼吸精力,也用在拳法的配合上,效果更好。
楚天舒皱眉,还是下意识想要靠自己完成修炼,心中一动,脱口念道。
“临!”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如此九字真言,常当秘祝之,无所不破!
九字真言,每个字都有单独的意境,连起来又有一整片不同的意境。
流入佛门之后,九个字连起来念,展现的往往是震慑、威压、封印的意境。
但是最初的《六甲秘祝》,还有楚天舒学的《纵横秘祝》。
把九个字连起来念时,侧重的都是一股浩大锐气。
俞大猷能靠杀气摧灭杂念,那九字真言的锐气,应该也可以做到。
第106章凡胎障,杀字曲
“兵斗者……”
楚天舒念到一半,忽然闭眼闭嘴。
不行,他一念这个,心思更散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