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绣娘看向韩尚宫,两人相视一笑。
她们也没打算去打扰,谁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呢?为了能更好磨炼技艺,都在暗中攒劲儿。
月光洒在廊下,温柔如水,也照亮了前方充满希望的道路。
……
很快,冬去春来,海棠绽放于枝头,立刻又是白雪覆盖大地。
清河职业学院已经到了招生的第三个年头。林思雨和董芳也进入到了她们大专的第三年,马上就要迎来毕业的时刻。她们各自班级上的同学们也都进入到了实习阶段。
“还是你们好,我才升到大专呢。”唐果羡慕道,恨不得现在也能立刻去实习,大展拳脚。
林思雨整理着博物馆实习需要的资料,笑道:“急什么,你五年制,基础打得更牢,到时候肯定比我们厉害。我们这届实习情况确实不错,基本上都进了古镇相关的工坊或者项目。”
董芳也轻声补充,眼里带着光:“我们班除了那几个经常逃课偷懒的,其他大部分都留在清河织造了。而且除了清河织造,还有不少服装品牌找过来。”
她也进了清河织造实习。
“思雨姐,芳芳姐,那你们实习后会想要留在这儿吗?”唐果好奇地问。
“你这话说得,好像这儿是我们想留就能留一样,现在清河古镇多难进啊,即便是咱们学院毕业的,也不敢说能百分百留下来吧。”林思雨笑起来。
她放下资料,沉吟说道:“我实习是在咱们古镇的传统服饰博物馆,主要负责藏品维护和讲解。我觉得这里能接触到很多实物,特别有意思。我打算先踏实工作一两年,积累些经验,同时也准备一下,说不定到时候咱们学校已经专升本成功了呢?我再回来深造,方向会更明确。”
唐果点了点头。
不愧是思雨姐,她的规划条理分明,充满了对未来的掌控感。
董芳微微低头,手里无意识地捻着衣角,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分在了王老师手下实习,跟着她继续学刺绣。我没想那么多,就想跟着师傅好好学,把手艺练得更精。”
对她而言,能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便是最理想的道路。
唐果听得两眼放光,正想再说什么,宿舍楼下的管理员阿姨用传呼器喊话了:“306董芳,楼下有人找!说是你爸妈和弟弟!”
刚才还带着浅浅笑意、规划着未来的董芳,脸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一片煞白。
林思雨不赞同地摇摇头:“你可别这么想。文化课很重要的,尤其是历史和英语,和你们这个专业关系那可大了。”
“历史我懂点,毕竟咱们搞传统的嘛。英语为啥?我又不去国外修房子。”唐果不解。
“你想想,”林思雨耐心分析,“现在来清河古镇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而且向师傅他们的作品在外网也很火,ytb上粉丝数和播放数都不错的。说不定以后就会有国外同行和专家来采访、交流,你以后要是想做自媒体,那会英语总比不会要好。总之,多学点总没坏处,眼界也能更开阔嘛。”
唐果向来很服气林思雨,她若有所思地“唔”了一声。
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想到那些单词和语法,还是有点头大。
坐在旁边的董芳安静地听着,小口吃着饭,心里却默默把林思雨的话记下了。她英语基础更差,看来也得加倍努力才行。
……
下午下课后,董芳换上了便利店的制服,在学校商业街的奶茶店做兼职。这时候还没到饭点,商业街的客流相对还没这么大,她正低头仔细擦拭着操作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芳芳。”
董芳抬头,看到表姐小柳提着一个大纸袋,笑盈盈地站在柜台外。
“表姐!你怎么来了?”董芳有些惊喜。
“下班了,顺路过来看看你。”小柳把纸袋递过去,“给你带了几件薄外套,我看天气预报说过两天要降温。你早晚来回宿舍,别着凉。”
她知道董芳没什么钱,她那姑姑连放董芳出来上学都是村干部劝了又劝才放行的,更别提说给她学费和生活费了。董芳申请了助学贷款,然后路费是小柳借的,生活费是她自己暑假在奶茶店上班赚到的。
所以她的衣服都很旧,有的甚至还带了补丁。
现在哪还有穿带补丁衣服的大姑娘啊?!
小柳很怜惜自己的这个表妹,知道她没钱买衣服,在网上给她买了几件衣服带过来。
董芳接过袋子,心里暖融融的。“谢谢表姐。”
小柳看了看店里不算忙碌的景象,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芳芳,你这兼职……做到什么时候?其实,我觉得你现在刚入学,正是打基础最关键的时候,织绣是手艺活儿,都需要大量的课后练习和时间去琢磨。兼职太分心了。”
董芳抿了抿唇,小声说:“我知道,可是……”
“你是担心生活费?”小柳放柔了声音,“如果是因为钱,表姐这里还有一些,可以先借给你。你先撑一个学期,成绩好的话有奖学金,你就可以自己负担生活费了。我借你的钱你不用愁,等你以后学出来了,能挣钱了再还呗。我觉得,现在对你来说,最宝贵的投资就是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手艺上。这才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比眼下挣这点兼职费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