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玉把珠子拿了过去,低头打量,说:“无嫌是不是想说,小悟墟的像也是如此。”
“极有可能。”莲升从袖中取出此前拿到的念珠,果真和藏在像里的一样。
引玉轻牵嘴角,她那时几乎天天进出小悟墟,真相近在咫尺,她却如同盲人摸象。她自嘲道:“我道是为什么,天石明明不多,却还能有数不胜数的石珠。”
“我轮回七世,再上白玉京,便从未见过除灵命石像外的其余天石,那石料实属罕见。”莲升说。
引玉回忆,徐徐道:“灵命原本可没有要把石像做成中空的打算,牠得知列缺公案是天石所筑,便取天石立像,哪料才雕得头颅,寻遍白玉京也找不到更多天石,只好将脖颈往下造成中空,留作闭关之用。那时已是如此,何来多的天石。”
“难怪石像的金钟悬在胸膛,而未悬至头顶,竟是这般。”莲升直起身,掌心悬在石像脸前,缓缓下移,为探清石像里可还藏有它物。
引玉把石珠放了回去,退开数步,说:“我此前一直想不明白,白玉京上明明连拇指大的天石都找不到,灵命又是从哪找到多的石料雕成珠子,原来料子是这么来的。”
“那尊像高可擎天,不过是看似完好,光是颅顶那点石料,便足够牠做石珠万颗。”莲升一顿,面无表情地复述“万颗”二字,淡声:“万颗石珠,足以将整座慧水赤山拉入幻象。”
“可惜如今进不了白玉京,否则还能到小悟墟一探究竟。”引玉皱眉。
莲升下移的手忽地一顿,忽地开口:“还有东西。”
“什么?”引玉忙不迭看向石像。
莲升往像上轻叩,敲出空响,说:“此处也凿空了。”
引玉侧耳靠近石像,一闻一听仍是一无所获,不解:“不该是金钟,无嫌知道我们进过小悟墟的像,清楚石像内置有何物,她没必要完完全全复刻那座像。”
“是血肉。”莲升没有震碎石像,反而猛一收手。
引玉覆掌而上,也想探清像中藏物,可掌心才贴到那冰冷石像上,手便被莲升牵了回去。只一瞬也已足够,像内有东西在跃动,贴近方知其间暗藏生机。
不错,是生机,所谓血肉,其实是活躯!
“那是什么?”引玉从未见过如此古怪之物,区区一个半人高的像,能装什么活躯,难不成……
是婴孩?
可观此石像无一魂息,没有魂灵作支撑,活躯如此能经久不衰?
莲升看向引玉,说:“你可还记得,我此前说过,灵命的修行之路异于众仙众神,顿悟越多,牠越是接近万灵,会从无到有,从五蕴皆空,到滋生五欲。”
引玉一点就通,盯住石像的胸腹,说:“既然是从无到有,牠便会修出凡胎肉体,这是……牠修出来的躯?”
“我想这正是牠欲念所就。”莲升抬手,食指抵着石像心口,说:“但无嫌能拿到这活躯,想必是因为灵命早将其剥离,否则以无嫌的境界,动不了灵命分毫。”
“剥离,为什么要剥离?这是牠的道,虽说牠越往下修,欲念烦恼就会越多,但不可否认,牠的境界也会更加高深。”引玉慢声,“剥离肉身,无异于自断修途。”
“‘罗刹’男女之别尚存疑惑,不过,观灵命此举,更像是修出了新身新魂,牠舍身而留魂,又供之养之,根本是要将另一面也渡成佛。牠求‘无余依涅槃’,不是为成就自己,而是为了牠的另一面。”莲升一针见血。
无余依涅槃,是诸烦恼寂灭,势必要舍肉身五蕴。
难怪灵命求无余依,难怪牠令众人供奉那尊古怪的两面佛像。
“牠藏得好深。”引玉喃喃。
“这肉身本就是灵命要舍的,无嫌将它镇在此地,灵命未必察觉得出。无嫌镇之,想来一是为阻挡灵命的修途,使其生不出更多的恶念杂思,二则是为了我们。”莲升揣测。
“那这石像便破不得,更不能让它现世,否则灵命必会起疑。”引玉微顿,转而说:“可此楼初成之时,屋顶上便有戏珠麒麟,麒麟无疑是灵命放置,肉身难道是无嫌后来才留下的?”
“找到林醉影,定能知道所有。”莲升往引玉手背轻拍。
引玉颔首。
如今孤风月楼禁制已破,莲升走向琉璃窗,轻拍出一掌,斑斓琉璃便碎作齑粉。窗外怒风伴雨涌进,将琉璃细屑尽数吹散。
莲升凭空撑开纸伞,挡在两人身前,省得琉璃屑入眼。
作者有话说:
=3=
第127章
待琉璃屑落地,引玉才伸手抵开伞沿,眯眼看向天际。
浓云密布,雨势似乎比方才大了一些,淅淅沥沥,傍风而至。
天宫不知是什么状况,引玉绕至莲升身前,贴近了打量对方眉心的花钿,说:“仙辰匣还在冲撞天门禁制?”
“天门禁制一日不破,它怕是一刻不歇。”莲升面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