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宝钞提举司关闭,这就说明,将来再颁发薪俸,就不会再发宝钞了,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上书制止这种行为?”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这个朱八八,也太抠了!
狡猾的很!
陈英诉说的时候,汪贵就一直发出一些不可置信的怪声,大明的官员本来就薪俸微薄,日子过得苦,却还要肩负起消化无用废纸的艰巨差事,怪不得,时常要靠打嘴架来排解郁闷。
一肚子的怨气,不骂出来,还怎么活?
汪贵不禁为大明清正廉明的官员们掬了一把眼泪。却在这时,一块金灿灿的招牌,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琳琅斋,是卖古董的吗?”
陈英过来巴望了几眼,遂道:“确实。”
“你看,店门外还挂着几副字画呢!这些都是为了招揽顾客的。”
“怎么开在这么一个地方?”
“距离隆福寺也太近了,不太方便吧!”
陈英嘿嘿一笑,说到这琳琅斋的选址,他可就有话说了。
“阿贵你有所不知,这位琳琅斋的崔老板,小的时候曾经当过和尚,就在隆福寺。”
“原本他是给崔家大户的儿子做替身当和尚的,却没想到,那崔家的公子还是早夭了,崔家见他聪明伶俐,模样也生的俊俏就收养了过来,自立门户之后,便在当年做过和尚的隆福寺旁边开了个店。”
原来如此。
这倒是也能说得通了。
古代人,尤其是到了明代,这种找替身做和尚的风俗似乎十分流行,尤其是京师附近,勋贵家庭还有那些富商豪贾经常会为自家新生的婴儿寻找替身。
也不会要了这替身小孩子的性命,只是让他替自家孩子做和尚而已,好像某种祈福仪式。
看来,这位崔老板也算是有心了。
“阿英,走,我们去看看!”
看?
看什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