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喜手上刮着鱼鳞,不经意地问道:“大哥大嫂他们来了吗?怎么没看到呢。”
“桂香怀孕了,来回不方便,今年他们就在矿上过年了。”
“喔。”高翠喜眼珠子一转:“我好像听见小喜儿的声音了。”
“喜儿留在这儿过年。”
“那让宝珠也留下来陪陪珍珍,三个孩子热闹些。”高翠喜忙说道。
“行啊。”王红芬已经料到了:“村上今年怎么样?”
“村上还是那样,粮食不缺。”高翠喜语气平淡,实际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她们夫妻在村上做工,村上是市里有名的模范先进村,
现在有牛、有拖拉机,
如果是种水稻,那么收割机会先紧着他们村上收,
上工没以前那么累。
年底还会发好多粮食,
尤其是红薯,不过他家去年学着做红薯酒,卖出去一斤酒还要收回八毛钱和二斤粮票,这可比单独的卖红薯赚多了
粮票又可以换其他的票。
虽说老大家是工人,自己家也不差。
关键是分家了,自己赚的钱自己做主,日子别提多美了。
听说老大家每个月还得交十块钱给自己公婆,自家只要交点粮食就行了。
王红芬见她穿的是去年过年做的红色碎花棉袄,今年还挺新,说明她不缺衣裳穿。
一家五口没有补丁衣裳。
老大家过的不错,双职工。
老二家过得也好,这让她很是欣慰。
小四的津贴基本没留,都寄了回来。
立平和立安两个人户口是挂靠在小四部队,拿的特殊津贴,吃住上学国家都包了。
最让她担心的就是小三儿,小三也孝顺,每两个月寄30块钱回来。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
三儿人不坏,上进,
但是太好面子了,报喜不报忧。
也不知道他咋样了。这都好久没收到他的信了。
“你们卖那地瓜烧酒还是要注意着点,别被人抓了。”
“不会,大队部自己也酿,我们就是跟着酿一点点,让大队长统一卖的。”
“跟着大队部一起那还行。”
团圆饭只有老二一家在,
倒也吃的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