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香在矿上的农场上班,虽说和在村上干同样的活,可拿的工钱比村上多,还有各种的票发。
她对现在的工作可满意了,在农场上班的活计是她从小干惯了的,比去干装卸工、翻砂工轻省多了。
“桂香,你来。”王红芬脸上带着神秘的神情对着大儿媳招手,
秦桂香疑惑地跟婆婆回她屋里,就见她婆婆拿出两捆棉花,还有几块布料,好几双千层底的棉鞋。
“喏,我找人弄来点不要票的棉花和几块布,你抓紧给几个孩子做身衣裳。记得红色的有珍珍一套。”
“哎!”秦桂香连忙答应着,接过棉布后用手指头捻了下,料子柔软又结实,一看就是厂里机器做出来的,不是农家做的土布。
棉花不用说,一看就是特等的棉花,不是次品。
棉鞋婆婆也是用了心的,一针一线是那么的工整。
她意外至极又感动不已,婆婆真是天下最好的婆婆了。
自己总共才给婆婆三十块钱,婆婆给买的这些都不止最起码值两个三十元。
她决定明年,两人的工资最少要寄一半回家,毕竟三个孩子都靠公婆养,自己手里留太多工资说不过去。
“娘!”秦桂香只会眼睛里带着泪,呐呐地喊了句娘,多余的感激地话她也说不出口。
王红芬不大习惯儿媳妇这幅表情,大大咧咧说:“喏,快拿走!我要给珍珍穿衣裳了。”
珍珍裹着被子躺在躺床上,看着她们母慈子孝的,自己咧着小嘴笑嘻嘻地:“我要有新衣裳咯。”
秦桂香难得的夸赞珍珍:“珍珍机灵又好带,喜儿淘的没边了,让娘受累了。”
“我这带也一个是带,赶一群也是带,都一样。”儿媳妇承她的情,她开心的。
第42章过年
今年过年除了小三儿不在家,王红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三十晚上有猪肉白菜水饺,大白菜炒鸡蛋、洋芋头红烧肉,满满一盆的酱烧海鱼,样式不多,但量大管饱。
堂屋里坐着满满登登的两桌人,照例是一桌大人、一桌孩子。
避免孩子抢菜,孩子那桌上的菜是分好的,每人碗里的菜按照各自的分量来分的。
珍珍左看右看是少了点什么,‘蹬蹬蹬’地跑回屋,拿了瓶没有带商标的白酒出来。
小镇的饮料店里是有鸡尾酒卖的,而鸡尾酒是需要白酒做基酒的,她猜想饮料厂里肯定有酿酒产线。
她进去饮料工厂的后台发现真的有,就在菜单里增加了白酒这个选项,度数不需要太高,达到42°就够了。
度数太高伤身体的。
“爹,你忘记酒了。”珍珍双手举着瓶一斤的白酒给韩铁柱。
韩老二今天带着全家过来吃团圆饭,看到白酒眼睛刷地亮了起来:“爹,你买了酒咋还藏起来呢?”
韩铁柱没说话,直接拧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香味飘出来,闺女给的肯定是好酒,他舍不得喝完,给两个大儿子倒了些在吃饭的空碗里。
“爹,你这也太小气了,就这么点,能有一两啊?一口就没了啊!”韩老二晃了晃碗底,吃饭的蓝边大碗太大,衬得那酒就一点点,看起来像是刷碗水没沥干净似得。
韩老大端起碗闻了闻:“好酒!”上班两个月,他跟着工友们喝了几顿小酒,今天爹给的酒明显比他喝过的白酒好闻。
“爹给我也来点。”小四看到两个哥哥都爱喝,他自觉自己是大人了,也想试试。
韩铁柱小里小气地给两个大儿子又加了一两的量,瞟了眼小四,笑着说:“好,小四大了,也该来点了。”给小四倒了一两。
还剩下小半斤的分量,他把瓶盖拧紧了,递给王红芬,用眼神示意她拿回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