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合蓦地一愣,依稀觉得这话有些熟悉。
他少年时,也曾这样问过他的师傅。
那时师傅说,“话是这样说,可这玉只有一块,世间百姓千千万,如何能分?不管谁拿走,是福是祸,就不一定了。”
少年圆合并不理解,“那就一直这么放着?”
“不会一直放着的,玉石有灵,人在选玉,玉也在挑人,因缘际会,总有人能用超越一切的诚心来取走,耐心等待就是。”
圆合感慨之余,看他的眼神带上了几分认真,“施主为何想要?”
他看着玉,目光微沉,“自是有想护之人。”
这理由,圆合不是第一次听到,便道:“卯时起,寺门前,一阶一跪,等施主拜过寺中诸佛,自见分晓。”
那少年点了下头,向圆合行礼,道了句谢便离开了。
晚上圆合特意嘱咐寺中小和尚,说第二日卯时前就开门,还把小和尚吓了一跳,问是不是要出什么大事。
圆合想了想,“算,也不算,一切未知。”
他不是第一个想要的人,也不是第一个知道此法的人,但能不能坚持下去还不一定。
谁曾想第二日圆合起时,小和尚急急忙忙跑来说,寺里卯时前就来了个男子,一阶一阶跪上来拜佛,跪完一尊又回到寺门前,再跪上来。
圆合亦是惊讶,同时心里隐隐有了预感,那块玉和万佛寺的缘怕是尽了。
果然,自那日起,那少年一尊佛没有落,一阶也没有省,就这么将寺中所有佛跪了个遍。
待他跪完最后一尊,便是殿中的药师佛,圆合自然信守承诺,将玉取来给他。
看得出他已经累到几乎麻木,但他依旧恭恭敬敬接过,“多谢大师。”
他小心将玉揣进怀里,问圆合,“这是尊什么佛?”
圆合道:“药师佛,保人健康的。”
那少年怔愣片刻,又跪回去,身子端正地磕了三个头,朝圆合又道一声谢,这才离开。
杨笛衣听完,半个身子都是木的,手腕的玉像是块石头,紧紧箍着她。
圆合讲完,那柱香刚好燃尽最后一毫,香灰埋入香炉中,不见踪影。
反观旁边杨笛衣亲手上的那三柱,却是稳稳当当,难得的一柱香灰都不倒。
圆合单手置于胸前,向她弓身,道:“香灰不倒,福泽深厚,天上地下,或有神佛亲人保佑,施主此生,或可顺泽无虞,福寿安康。”
杨笛衣静静地看着面前的少年,心想,天上神佛,地下亲人,这人间,还有你。
周悬吃完盘子里的糕点,又将碗里的粥喝个精光,这才拍了拍肚皮,叹道:“好满足”
杨笛衣笑道,“吃饱了?”
周悬忙不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