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脸色阴沉:
“皇帝,你这是何意?”
她可不是随便任人欺辱的角色。
叶欣桐观察到太皇太后一直捏紧的拳头,也看到她手上那颗耀眼的戒指。
虽是简单的梅花形状,但上面镶嵌着一颗色泽饱满的绿松石。而这枚宝石戒此时正把夏朝最尊贵的女人的手指戳破,染上红色鲜血。
顾檀霄挥退一干佳丽背景。
在场的妃嫔们身后的家世都各有各的繁琐,高位还有皇子什么的,若是让他们参与进去,怕是能把朝廷正事越搅越乱。
像崔思雅这个小姑娘,也被上位者撵出去,再惊慌失措,与之似有关联,她也没有倾听与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
温宁宫剩下只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皇后几个撑得住场面的主子在场。
顾檀霄随后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润嗓子后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一些,含有明显的怒意,更像是在质问。
“太皇太后何不去问问大理室卿崔大人?去问问阳诚节度使何烈?”
何烈?
崔尚志?
这怒气原与朝廷的事有关。
叶欣桐起了兴致,就差把耳朵竖起来偷听,这还是她首次如此接近朝廷正事,比起后宫女人的凶狠互啄,自然是朝廷斗争更有趣。
涉及历史,她作为旁观者也很激动。
面对顾檀霄的质问,太皇太后既有迷茫也有懊恼,但她并不知个中具体事由。
夏朝虽无明确的“后宫不干政”之说,太皇太后曾经也与高祖一起管理过前朝政事,但自顾檀霄登基以外,比起每日都需要上朝的他,不上朝的女人终究比不过上朝的男人消息灵通。
随着他再多讲两句,太皇太后立即能明白顾檀霄生气的点。
两道粗眉拧成一股绳。
实际上,这件事确实与她有一点关系,但并不是全部,她也被“下属”骗了一部分。
今日早朝,白国公与叶翰林联合参奏了一本,其上奏的内容主要包含在暗中探查阳城粮食贪污一案,探子们发现原来阳诚节度使何烈,不仅贪污厉害,还在阳诚近郊非法采铁。
这可涉及谋反重罪。
铁代表着兵器,一个国家的兵力与国防力,象征统治力,所以铁的开采明显规则是必掌握在皇权统治下,毋庸置疑。
私下诸如藩王有没有在背后捅刀,身为造反得利者的顾檀霄最能明白,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当然不允许别人也这么做。
节度使何烈私下采铁曝光,自是让顾檀霄怒气冲天,这是明晃晃的谋反证据。
而何烈与崔家属姻亲关系,这件事与太皇太后诚王若是无关,朝廷随便拉一个官员出来都不信,今日朝廷上缩成老鼠的官员之多。
太皇太后旗下的一干官员,更是成为顾檀霄最先喷火的对象,涉及兵器甚至造反之大事,怎么都不可能简单糊弄过去。
“何烈衣冠狗彘,胆敢私开铁矿,其罪当诛九族!”太皇太后义正言辞道,甚至将茶杯摔之,以清烈破碎声来显示愤怒。
叶欣桐能看出这事与太皇太后定有关,因为顾檀霄提出质问的时候,太过震惊的她来不及掩饰情绪,当中绝对有心虚。
而她这怒。
首先是因怒何烈欺瞒她,因米粮贪污之事,暴露她的野心根据地之一。
阳城土地向来贫瘠,比不得江南米粮之乡,太皇太后再痴,也不会舍小拿大,在阳城贪那一点粮食,造成民生哀怨。
何烈这是瞒着她犯罪,却把最重要最隐蔽的铁矿之事暴露,太皇太后恨不得一刀砍了他,诛九族这话都说出来,可见愤怒值。
其次,白国公与叶翰林都是皇帝的亲信,这事绝对是之前已经探查出来,只是在今日揭晓,顾檀霄的怒气演绎成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