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陈震的要求,俩人每到一处,除了体验民风民俗外,还要各做上两篇策论,寄回给他批阅。
这算是游学时的作业。
毕竟出来游学,基本功课也不能荒废。
两人在兴庆府又待了五日,才在许同知的相送下,乘船继续南下。
这回乘船,谢青早有准备,不仅备了晕船药,其一上船便进了船舱睡觉。
使得林然只能自己站了甲板上看风景。
船再往南行,经过两日便到了江宁府。进入江宁府,也算是到了真正的南边。
不到四月份,江宁府码头两岸已经有了春意,这边不比北方,南边春日来得早,江宁府现下已经是花红柳绿。
两人下船后,直接带着下人赶了马车去青云书院报到。
是的,两人游学的第二站,便是来青云书院听课。
在读书人眼中,大楚众多书院中南北皆有一翘楚。
北地书院当属陈震陈大儒开办的应天书院。
而南边书院中,得读书人推崇的便是青云书院。
青云书院山长刘墨贤,在大楚是为数不多能跟陈震齐名之人。
且这俩人还是好友关系。
所谓做学问皆要取长补短才好。陈震虽身为大儒,但其也有短板之处,所以自己教不了弟子的,那便请个外援就是。
所以俩人这会便是要来青云书院蹭课。
等刘墨贤看完老友弟子带来的书信后,忍不住呲了呲牙。
陈震这老东西,又给自己打包送来俩弟子。
这都是第几回了,自己这书院快成应天书院分院了。
哪一日自己也得让门下弟子去找其讨教才行。
要不自己这亏可吃大了。
“老夫向来不教授庸才,我与你二人各出一题,也看一看陈震的弟子学问如何。”
听到刘山长这话,林谢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
今日答题可得用心作答,毕竟事关老师声誉。
若是题答的不好,岂不是连带着老师都要跟着丢脸?
刘墨贤不等两人作答,直接拿了空白两页纸,提笔刷刷刷写下两题,分别递到二人手中。
“好了,你俩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答题。”